清乾隆年间,紫禁城白日里尽显皇家威严,红墙金瓦在日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耀眼光芒,彰显着无上的尊贵与荣耀。可当夜幕降临,整座宫殿被浓稠的黑暗所笼罩,唯有宫灯散发着微弱光芒,在这深沉的夜色中摇曳,非但未能驱散阴森之感,反而让皇宫内苑处处透着股难以言喻的诡异气息。
育麟和尚,面容清瘦,身形修长,一袭灰色袈裟在风中轻轻飘动。他双眉微蹙,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坚定,应皇宫之邀,前来做法事超度亡魂。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育麟便敏锐地察觉到丝丝缕缕的阴气缠绕周身,令他心中不禁一凛。
深夜,育麟被安置在一座偏僻的偏殿之中。殿内烛光摇曳不定,那如豆的火苗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寒风从窗棂的缝隙中呼啸钻进来,发出“呜呜”的声响,宛如鬼哭狼嚎。地上的影子被风一吹,仿佛瞬间有了生命,在墙角处肆意扭曲、伸展,好似隐匿着无数妖邪之物。
育麟刚刚在蒲团上盘膝坐下,准备进入禅定状态,突然,一阵隐隐约约的哭声传进耳中。那哭声低沉而哀怨,似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穿越重重宫墙,又仿佛就在耳边轻声低语,挠得人心头发慌。育麟眉头紧皱,身为佛门弟子,他秉持着慈悲为怀、降妖除魔的信念,怎会对这诡异之事坐视不管。当下,他迅速起身,披上那件略显破旧却干净整洁的袈裟,手持禅杖,毅然决定去探寻这哭声背后的秘密。
育麟缓缓推开偏殿的门,吱呀一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他沿着长长的回廊前行,月光如水,洒在石板路上,映出他那孤独而坚毅的身影。回廊两侧的宫墙高耸,仿佛将他困在一条狭窄的通道之中。那哭声愈发清晰,每一声都饱含着无尽的痛苦与哀怨,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往事。
育麟的脚步沉稳而坚定,月光照在他的脸上,映出他那严肃而专注的神情。转过一个拐角,他的目光瞬间被前方的身影吸引。只见一个身着白色宫装的女子,静静地伫立在月光之下,背对着育麟,肩膀微微颤抖,正在低声抽泣。
育麟心中一动,放缓脚步,轻声说道:“女施主,为何在此悲伤?若有苦难,不妨说与贫僧听,贫僧愿为施主排忧解难。”然而,那女子却仿若未闻,没有丝毫回应,哭声反而愈发凄厉,那声音仿佛要将人的心都撕裂开来。
育麟见状,心中虽感疑惑,但仍心怀悲悯,又走近了几步。就在他距离女子仅有几步之遥时,那女子猛地转身。育麟只觉眼前白光一闪,定睛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只见那女子面容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宛如刚刚从冰窖中取出一般;双眼空洞无物,黑漆漆的眼眶中仿佛藏着无尽的黑暗;嘴角流淌着黑色的鲜血,顺着下巴缓缓滴落,在地上晕染出一片诡异的痕迹。
“啊!”女子发出一声尖锐的嘶吼,那声音划破寂静的夜空,直刺人心。紧接着,她身形如鬼魅般飘忽,张开双臂,向育麟扑来。育麟反应迅速,毫不慌乱,手中禅杖一横,口中立刻念起往生咒。禅杖上的铜环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在这阴森的氛围中,宛如一道正义的钟声,驱散了部分阴气。
随着往生咒的吟诵,育麟的周身泛起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那光芒柔和而温暖,与周围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光芒所及之处,阴气纷纷消散,女子的身形也在光芒的照耀下顿了顿,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但她似乎被一股强大的怨念所驱使,短暂的停顿后,再次不顾一切地扑向育麟。
育麟深知这女鬼怨念极深,绝非轻易能化解。他一边挥动禅杖,抵御女鬼的攻击,一边加快了诵经的速度。禅杖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阵风声,与女鬼的嘶吼声交织在一起。
在激烈的交锋中,育麟发现这女鬼的攻击看似毫无章法,实则隐隐有某种规律。每一次他施展佛法的关键招式,女鬼都会提前做出躲避或抵挡的动作,仿佛能洞悉他的意图。这让育麟心中不禁一沉,意识到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阴谋。
但育麟并未退缩,他坚信佛法无边,定能化解这世间的一切邪恶与怨念。他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的佛力运转至极限,手中禅杖猛地一挥,一道金色的光芒从禅杖顶端射出,如同一道利剑,直刺女鬼的胸口。
女鬼发出一声惨叫,身体被光芒击中,瞬间倒飞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但她很快又挣扎着爬起身来,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育麟见状,再次念起往生咒,这一次,他的声音更加洪亮,佛力也更加澎湃。在强大的佛力作用下,女鬼的身体开始逐渐变得透明,痛苦的表情也渐渐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