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让人感觉无比亲切。每次看到她这样的笑容,你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起来。
走了一会儿,若兰在一个小摊前停了下来,为你挑选了一份礼物——一个小小的拨浪鼓。它精致可爱,摇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啵啵”声。你接过拨浪鼓,爱不释手地玩了很久,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你抬头看着若兰,诚恳地说:“谢谢姐姐。”
她轻轻摸了摸你的头,那温柔的动作让你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这种感觉不同于母亲和婆婆给你的感觉。在姐姐身旁,不知为何总是很安心,仿佛所有的警戒心都可以放下,所有的担忧都不再重要。你觉得,只要有姐姐在身边,似乎就没有什么人能够伤害到你。
那一天,你们在街上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不是这样写的,你看啊。”姐姐轻轻拿起你的手,温柔地纠正着你的笔画,她的声音轻柔而耐心。
“啊?夕儿错了吗?”你挠挠头,脸上带着些许困惑和自责。写字对你来说似乎总是那么困难,每一次尝试都像是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可能是夕儿笨吧,实在不会写字。”
听到你的话,姐姐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天里盛开的花朵,温暖而充满力量。“夕儿不笨,写字本来就需要练习才能成功的事情。你要多试几次就会了。只要不失去对学习的热情,那些挫败感永远不能打败你。”
看到姐姐的笑容,你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涌过,所有的不安和郁结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她握住你的手,一笔一划地教你写字,你能感受到她的耐心和关爱,这些话语深深地印刻在你的心中。
“先一横,再一竖,然后一撇……”姐姐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她的手指带着你的手,在纸上缓缓描绘出一个又一个笔画。“这就是林字了。你看,这就是夕儿写的。多写几次,你就熟练了。”
虽然没有先生教你读书写字,但你有姐姐。在你眼中,姐姐教得比先生好多了。你还记得之前看先生教其他姐姐时的情景:他总是用戒尺打手掌心,态度凶巴巴的,让人感到害怕。而现在,姐姐教得不一样,学得又快又好,而且她如此温柔,让你感到无比安心。
“姐姐的名字怎么写呀?”你好奇地问。
她听了,开始慢慢地教你。“哦,这个就是肃字呀。”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下那个字,每一笔都显得格外认真。
“嗯,我一定会记住的。”你坚定地说,心中充满了感激。
后来,你和姐姐约定,在没有其他姐姐在的时候,你就叫她姐姐;有其他姐姐在的时候,你就叫她肃姐姐,这样可以区分清楚。不过在你看来,这世界上只有肃姐姐才是你真正的姐姐。其他的姐姐,你根本不想见她们,也不想与她们说话。
然而,肃姐姐却告诉你,其他的姐姐的名字也要记得。“不是为了什么,而是这样可以增长你的见识。其他姐姐是你身边的人,你对你身边的人或者事怎么能一点都不了解呢?如果不了解,自己做很多事情就会事与愿违。知道更多的事情,总没有错。”
你看着姐姐,眼中闪烁着理解和敬佩。“嗯,夕儿知道了。”你轻声回答。
在你的心中,姐姐永远是那个温柔的形象,就像夜晚白色的月光,轻轻洒在身上,既照亮了前进的路,也抚慰了你的心。
在那个充满记忆的家中,婆婆的形象总是与无尽的劳作联系在一起。她那弯腰佝偻的背影,仿佛承载着岁月的重担,她不仅要照顾你这个小小的孩子,还要听从管家的吩咐去完成各种杂务。因此,很多时候,你都尽量不去给她添麻烦,默默地忍受着自己的困难。
有一次,你看到婆婆站在那里停了好久,似乎在休息。你轻声问她:“婆婆,你怎么了?”她笑了笑,回答道:“婆婆老了,腰痛了。”你走上前去,轻轻帮她揉着腰。婆婆说:“老是听他们说,人啊,这一辈子不能弯太多次腰,用完了就再也弯不下去了。”
“婆婆不用怕,以后如果婆婆不能弯腰捡东西了,夕儿帮你。”你说,声音虽小却充满了坚定。婆婆笑眯眯地摸摸你的头,温柔地说:“夕儿真乖,有夕儿这句话就够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父亲召集家人,似乎要宣布什么重要的事情。你也匆匆忙忙地跑着去,一不小心扭到了脚。疼痛瞬间传遍全身,让你的脸都红了起来。但你还是咬牙忍住了,没有叫出来,因为你明白,在这个家里,即使喊出声来,也不会有人真正关心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