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犯错之人的身上,留下一道道血痕。
在他的训斥和惩罚下,那些不精心照料树苗的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用心呵护这些果树。
终于,两年的时间到了。这一年,竟是罕见的旱灾之年。人们都忧心忡忡,觉得这下肯定颗粒无收了。
即便在这旱灾之年,每棵果树都仿佛被施了神奇的魔法一般,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柿子树的枝头被压得低垂,红彤彤的柿子犹如一个个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梨子树也不甘示弱,黄澄澄的梨子挂满了枝头,个大皮薄,汁水饱满。野葡萄藤上则是一串串紫黑色的葡萄,晶莹剔透,宛如宝石。
仔细查看,每棵树的产量竟然都在一百斤以上。两年时间,一家五口,按照林果业“三三制,每户就是45棵果树,那就是4500斤果呀,相当于不用交税的三十石增产,人们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要知道,这可是在旱灾的恶劣条件下啊!
智伯瑶望着这丰硕的成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立刻召集众人,大声说道:“既然有了如此丰富的果实,我们不能浪费,应当将其充分利用起来。”
于是,智伯瑶亲自指导人们制作柿子饼、梨子果脯和葡萄干。
他耐心地向大家讲解制作柿子饼的步骤:“先将柿子去皮,然后放在太阳下晾晒,待水分蒸发一部分后,再用特殊的手法揉捏,最后压制成型。”
对于梨子果脯,智伯瑶说道:“把梨子切成小块,用糖水浸泡,再慢慢烘干,这样就能保存很久。”
而制作葡萄干时,他强调:“要选择成熟度好的葡萄,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
在智伯瑶的指导下,人们忙碌起来,很快就制作出了大量的柿子饼、梨子果脯和葡萄干。
智伯瑶灵机一动,决定将这些征作军粮。当这些特殊的军粮送到军中时,士兵们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尝过之后,都赞不绝口。
“这柿子饼香甜可口,吃了很顶饿!”
“梨子果脯清爽甘甜,太美味了!”
“葡萄干又甜又有嚼劲,真是好东西!”
而且,这种军粮易于保存,不易变质,携带方便,能够为士兵提供持久的能量。之前因为推行种苗政策造成的亏损,也因为这些果子的丰收和加工得以迅速弥补。
智伯瑶的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果子的存储和利用问题,还为军队提供了优质的军粮,让晋国的实力更加强大。
起初,人们还不相信,等到亲自去采摘的时候,才被那满满的果实惊呆了。
“天哪,这么多果子!”
“这怎么可能,旱灾都没影响?”
人们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愚蠢。
智伯瑶得意洋洋地走在村子里,看着人们忙碌的身影,说道:“怎么样?本大人的决策没错吧!”
曾经骂过智伯瑶的人,这时候都低下了头,满脸羞愧。
“大人,是我们错怪您了!”
“多亏了大人,我们今年才不会挨饿!”
智伯瑶听着这些奉承的话,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晋国,其他地方的人都对智伯瑶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智伯瑶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又开始琢磨新的点子。
“光有果子可不行,咱们还得发展其他产业!”智伯瑶对手下说道。
于是,他又开始强制推行养殖家禽、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政策。
这一次,人们不再反对,都乖乖地按照他的指示去做。
几年下来,晋国变得越来越富裕,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智伯瑶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周边的诸侯国也对晋国刮目相看。
但智伯瑶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想要让晋国成为天下霸主。
他开始扩充军队,训练士兵,准备征战四方。
“咱们晋国,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厉害!”智伯瑶站在点将台上,大声说道。
他带着大军出征,一路上势如破竹,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国。
就在智伯瑶春风得意之时,晋国国内却出现了问题。
一些大臣嫉妒智伯瑶的功绩,开始在背后搞小动作。
“不能让智伯瑶再这样嚣张下去,否则咱们都没好日子过!”
他们向王上进谗言,说智伯瑶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
王上开始对智伯瑶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