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燕大被称为华夏北部的自由孤岛!
燕园是燕大的校区,在后世那是北大的校区,当时的何天晴去过不止一回。
偶尔还会连带着逛一下旁边的颐和园或者圆明园。
但他也只是看到过新颜却从未见过旧貌。
今天这次是个难得的机会!
何雨柱到达燕园时正值上课时间,外人禁止入内。
不过这难不住何雨柱,他趁人不注意就从栏杆缝隙钻了进去,然后就大摇大摆的走在绿茵路上。
任谁看到了也只会想这应该是谁家的部将?
不对,应该是问这是哪位老师家的孩子?
何雨柱拦住一个步履匆匆的学子,打听了文学院的办公地址,就开始不紧不慢的逛了起来。
反正也不急,到了也是等,还不如好好欣赏一下燕园旧貌呢。
可惜了不能大大方方的拍照和录像,也算是遗憾吧!
天高云淡,一塔湖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北平之大,也只有这里尚能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就在何雨柱在畅想他长大后也来这里读书,相交知己,得遇美人,感悟春华秋实的时候,身后响起了犹如黄鹂的话语声。
“你看,那有一个小小子,你说他在看什么呢?”
“反正不是看你的,快点吧,一会儿图书馆里该找不到座位了。”
“我怎么看他举止洒脱不像个小孩儿,没准是那个教授收的神童弟子呢?”
“去,什么年代了,慕渠之后未见神童,我估计他最多就会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何雨柱回头看了看那几个对他评头论足的女学生,随意的说道:
“几位姐姐想听诗啊,不如我现场作一首,请姐姐品鉴。
斜凝双星天欲晓,
西风铁马血染刀。
多情最是卢沟月,
犹照英雄肝胆豪。”
就在身后那几个女学生还在诗句中体验感伤激愤血脉喷张之时,装那什么得逞的何雨柱头也不回的溜之乎也。
革命先辈的诗他能改一首就已经到达能力极限了,说多了容易露怯!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几个女生嘀嘀咕咕最后得出一条结论,此等家国情怀的诗,此等金戈铁马的诗,此等讴歌英雄主义的诗,怎么可能是一个毛头小子作出来的呢?
一定是他听了某位教授的新作然后出来卖弄的。
“你这小孩……咦!人呢?”
“人早就走了,诗是好诗,可惜!可惜啊!可惜诗歌不能救国。只有诗歌里的英雄才能救国!”
“啊?是李教授啊!”
“李教授好!”
“嗯,你们好!”
李教授上两节课,心情不佳他也没做停留,下课就离开了教室。
绕道一塔湖回办公室,本想着或许能够看到他的好学生,已经两天三夜没出现的赵刚。
没想到人没见到,诗却听到一首。
算是喜忧参半吧!
何雨柱溜溜达达向文学院的办公室走去,装了一杯,心情舒畅,脚下生风!
可惜就是腿短了点,道具又不熟,在李教授进了办公室以后二分钟他才赶到!
门没关,但是何雨柱还是礼貌的敲了敲。
当当当,“您好,请问李先华教授在吗?”
“我就是李先华,小朋友你……是你啊!你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李教授一抬头,发现是在湖边念诗的孩子,心中不禁产生猎奇之心。
何雨柱稍微打量了一下李教授便开口询问:
“请问赵刚是您的学生吗?”
“啊?你……你为何有此一问啊?”
听到赵刚的名字,李教授不免有些激动,但是言语上并没有暴露太多信息。
不过通过观察李教授的面部表情和语气变化,何雨柱得出结论,眼前这位就是李先华教授本尊!
如此一来他也就放心了。
借着口袋掩护,他取出了赵刚写的那封信,恭敬地递给了李教授。
“赵刚托我把这张信纸交给您。”
说完了他也不告辞离去,也不开口要钱,就在旁边看着李教授,看着他阅读纸条后精彩的脸色变化。
赵刚写的英语根本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