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坐着黄包车来到慈济医院的时候,这里已经戒严了。
医院门口被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有一个人搀扶另一个人想要进去,却被轰了出来。
何雨柱皱皱眉,开口对着前边拉车的师傅说道:
“师傅,继续往前走,出来的急还没吃饭呢,找个早点摊儿。”
“得嘞,您请好吧,过了医院门口不远就有一家卖炒肝的,他家的包子那也地道。”
“好,就去那。”
炒肝儿包子在北平大街小巷是最普通的吃食,也是最受欢迎的吃食之一。
而且这两样在一起那是特别的搭配!
何雨柱也很得意这口儿。
这个时代的炒肝儿啊,它里面肥肠多猪肝少,酱油味道鲜美,蒜香浓郁,加上香菜,再加上何雨柱自带的胡椒粉和辣子油,这小味儿,地道!
胡椒粉这东西当时非常贵,小饭馆是不提供的,辣椒油一般的北平人也不吃这个,所以这两样都是何雨柱从空间里取出来的。
何雨柱吃饭的时候眼睛可没闲着,一直盯着慈济医院的大门口。
他发现呐,那些士兵也不是什么人都往外轰,有些人掏出了证件之后,士兵就让他们进去了。
想来他们应该是慈济医院的医生、者护士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看到这何雨柱心里也就有底儿了。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雨柱常年练武,饭量本来就大,昨晚上累了半宿,早饭吃的有点多。
一个人就消灭掉六碗炒肝和十二个大肉包子,都是二两一个的。
说实话,他就是个八分饱!
何雨柱吃饭从来没吃全饱过,更没吃撑过,那样不利于健康也不利于随时可能发生的战斗。
吃完之后,扔了一块儿大洋给老板,何雨柱背着药箱就要往慈济医院走。
可刚走两步,就被叫住了!
“先生,你这大洋……”
“不用找了,多的算是赏你了!”
“那个,不好意思先生,这些日子粮价飞涨,你这一块大洋~不太够,我可不是胡说,我这明码标价呢!”
摊位老板指了指摊位边上木板说道。
何雨柱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是有这么块儿木板,上边用毛笔写着价格。
字儿已经改过多次了,可还能勉强看得清。
【炒肝儿350块一碗,大肉包子280块一个。】
现在物价膨胀的厉害,银元兑换法币的兑换率变化的速度的越来越快。
以至于几乎没人能弄清楚当日一块大洋确切的能换多少法币。
何雨柱也懒得弄清楚那玩意,直接问道:“不好意思啊老板,我我没注意看,那我应该给你几块大洋啊?”
“您再给我八百五十法币就行了。”
何雨柱直接又给老板了一块儿大洋,“多的算是赔礼了,不用找钱了!”
“啊?那,这……”
老板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样一来反而他占便宜了!
何雨柱走到医院门口的时候正赶上赵飞燕扶着一个中年下黄包车,看样子应该是她丈夫。
赵雅丽也看到了,她赶紧打招呼:
“何大夫早!”
“赵大姐早,这位是?”
“这是我家那口子,他叫李安。安哥,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的何大夫,医术相当了得!”
李安昨天就听自家媳妇吹他们新来的医生多厉害,多年轻。
今日一见,这哪是年轻啊,这就是个孩子,脸上的稚气尚未消除啊!
不过也没因为何雨柱看着小就不恭敬,反而像是对待领导那样谦谨!
“何大夫,你好!非常荣幸见到您!”
“李先生你好,您太客气了,赶紧进去吧,这天气可不暖和!”
赵飞燕见到两个人友好的交谈,心里很高兴,接着何雨柱的话茬儿说道:“可不是嘛,这天啊,一天比一天凉,您可得多穿点。”
“是啊,今儿出来急了,明儿得穿件风衣了!”
“站住,出示证件!”
三个人不出意外的被拦住了。
三个人中只有赵飞燕有医院的工作证。何雨柱甚至连公民的身份证都没有。
(1946年,民国政府公布了《户籍法》,并开始制作双页折叠式白色第一代身份证,发给18岁以上的国民。)
“赵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