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总是矛盾的,就比如章丘现在,其实他现在还在纠结。可天幕一出,就算他不愿意也只能往那个方向去。
“汝可知商子曾曰:‘民不贵学问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勉农则民富,民富则国强’?”
希望黔首了解法律和愚民并不冲突。
“土地粮食乃是国之根本,而只有民一直愚笨着,才能不生事端、老实耕作!这才是国家富强之道啊!”
章丘皱眉,他问:“现如今泱泱大秦足够强大,但富在何处?”
李斯:“我大秦聚天下之财,如何不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国富而民穷,实乃滑天下之大稽!”
“咳!”
嬴晏刚入口的茶险些当场喷出来。
瞎说什么大实话?!父皇还在上面坐着呢!!
他想过初出茅庐的章丘会被李斯绕沟里,但没想到这么快!
嬴政摩挲着最新定制的碉楼玄鸟花纹的陶瓷杯,杀气毕露。
这是不满朕啊……
但嬴政毕竟是嬴政,只要章丘真有才能,那么至少也要等他说完。
偏听偏信、太过情绪化,都是君王之大忌。
章丘听到主君的声音微微一怔,转头就看见捂着脑袋的嬴晏和一脸讳莫如深的嬴政。
心里一咯噔,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
但事已至此,一定要继续下去!
“李先生可曾攀越过山峰?”
然而,李斯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的模样,他微微眯起双眸,反问道:
“阁下为何突然问及此事?这与今日所议之事又有何关联?”
攀山自然是攀过的。
陛下欲封禅于泰山,朝中不少臣子都过去踩过点。
章丘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这其中关系重大!
当一个人身处山脚之时,望见那高山巍峨耸立,直入云霄,心中必然会生出敬畏之情,但同时更需要具备无畏的勇气和决心,方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而当行至山腰之际,云雾缭绕,缥缈如梦,此时就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去探索这片神秘之地;
待到终于登临山顶,俯瞰众生渺小如蚁时,则必须要拒绝骄傲自满的情绪滋生。”
稍作停顿后,章丘接着说道:
“因为在攀登的过程中,所处的高度不同,所需的心态自然也就各异。而且只有配以与之相对应的正确策略作为辅助,才能够攀得更高,走得更远呐!”
紧接着,话锋一转:
“昔日商君所言对于处于山腰发展阶段的大秦确实大有裨益,可以激励君王臣民们坚持不懈,奋勇向前。但是如今的大秦已然登上了山顶,若再继续沿用彼时之策,恐怕就难以适应新的局势!”
说到此处,章丘不禁摇头叹息起来,意有所指:
“只可惜有些人愚昧无知,不能做到居安思危,一味地傲慢自大,对世间诸事全然不知,如此下去,必将成为导致国家灭亡的祸根!”
听闻此言,李斯顿时眉头紧皱,面露不满之色,高声反驳道:
“陛下英明神武,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以及大一统等伟大政策,这乃是赐予万民的恩泽;而我等身为臣子者,亦是个个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又何来傲慢之说?!”
面对李斯的质问,章丘只是冷冷一笑,回应道:“李先生又何必这般刻意回避问题,顾左右而言他?!”
这话他要是应了,那岂不是同时得罪了陛下和满朝文武?!
习惯性给对面挖坑的李斯丝毫不慌:“你才是顾左右问他!我等论的是开民智!!”
“那好!!!”章丘快杀疯了,“李先生可是对大秦有怨?于陛下有怨?!”
“汝所言何意!李某对陛下与大秦赤胆忠心,日月可鉴!”
李斯简直想捂住他的嘴,他李斯挖坑最多也就是堵他仕途而已,章丘一开口想让他死啊!
嬴晏轻轻一笑,低声为李斯解围:
“李先生的确是对父皇和大秦赤胆忠心,只不过父皇若是不在,那就只剩下大秦了。”
就像是天幕之中李斯的选择一般。
千古一帝的思维模式不同于其他人,往往带有极高的先见性。
而作为这个时代难得能跟上嬴政思维的人,李斯有极高的私心,但另一方面,也有超脱旁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