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里东西递给杨景,张骞环绕四周后道:“你还真会挑地方,这个村子啥都好,就是有点瘆得慌。”
小桥村在两年前发生了不少失踪案,那段时间闹得周围村庄人心惶惶。
经过公安警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破案,失踪的人都被同村的一个孤寡汉子扣押杀害。
虽然那汉子最终被法律制裁,吃下了花生米,可村里时不时传出些不好的言论。
久而久之,能往外搬的人全部搬走了,只有小河对面还有些人家户。
不过那些人再也不敢踏进小桥村,只有偶尔忙农活才会过来短暂停留。
但杨景很清楚,这个地方到90年代政府重新规划建设后,大部分原住村民又搬了回来。
时间一久,小桥村渐渐又恢复了人烟鼎盛时的模样,只有老人偶尔会提前些年发生的事情。
打开院门,看见堆满成山的粮食后,张骞大喜,脸色通红。
“杨兄弟,我先查看下,没问题我就叫他们过来称重。”
杨景点了点头,“没问题。”
打开一个袋子,见是金灿灿的玉米,他用手伸到底抓出一把尝了尝没问题后,这才又接着打开下一个麻袋。
忙活了好一会儿,张骞这才心满意足:“太好了,跟上次的样品果然一模一样。”
接着他走进每个房间观察了一下,这才出院子向远处的几人招手。
见对方那谨慎模样,杨景不由挑了挑眉,这才是做生意的料。
现在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不然就张骞这种性格,放在几年后,那妥妥大老板的料。
前世两人接触得不多,除了找对方买了不少东西之外,私底下基本就没交情。
改革开放自己回城后更是没跟对方有过联系,也不清楚张骞最终发展成了啥样!
张骞来到村口,叮嘱一人留下看板车之外,叫上其余六人都跟着他拿着秤砣来到了院子。
见几人警惕的打量着自己,杨景面无表情,摊了摊手道:“张哥,多久开始称?我这还忙着赶回去呢。”
张骞给了旁边几人一个放心眼神后,这才笑着道:“现在就行。”
说着他就指挥着那几人开始称重,到后面见每个袋子分量都差不多,又让几人检查了一遍后,他索性直接按袋计算。
最终算出玉米3080斤,稻谷1100斤,野鹿82斤。
仔细对比了好几次后,他这才看向杨景,“杨兄弟,你瞧瞧这斤数能不能对上?”
杨景接过他手里的纸张看了一眼,就点了点头,“没问题!”
“好,玉米总共是492块8,稻谷253,鹿子32块8,总共778块6,给你算780,你看对么杨兄弟。”
他有些紧张,生怕杨景现在反悔,那自己可就白忙活一场了。
毕竟他这趟利润很大,当平时干半年了。
而且大部分顾客都是找他购买物资,出售的人极少,所以利润完全不能比,其中粮食更是最好出手的。
“行,我购买的这些东西你算算,一并扣出去再给我吧!”
“你这说的啥话?把我当兄弟这点东西你就直接拿走,下次有买卖记得找我就成。”
见状,杨景也不磨叽,点了点头就拿着钱离开。
至于后续张骞等人怎么把这些东西运出去,那就跟他没关系了。
等杨景离开后,有个尖嘴猴腮的男子凑到张骞面前,低声道:“骞哥,这可是差不多800块钱啊,你这就放他走了?”
张骞白了他一眼,“动动你那脑子,别人敢一人来交易你以为简单?”
“这么多的粮食你见有其他人卖过吗?自己留着吃还不够呢。”
随即他又看着几人道:“我再说一遍,要跟我干就把你们以前那些花花肠子收起来,现在我们是正规做生意,不是江湖那一套了。”
闻言,那男子又凑近张骞耳旁低声道:“骞哥,咱们这真的是正规生意吗?”
见他哪壶不开提哪壶,张骞一脚踢了过去,“滚犊子,重点是这个吗?赶紧再去找几个人,要信得过的,天黑就开始搬。”
看着周围的粮食,他很是欣喜,只要完成这一单,大姐以前看病的钱就能还完了,多出的部分,正好留着以后给弟弟交学费。
来到县城,摸着包里厚厚的钞票,杨景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刚他在张骞那里买了不少布票,准备给李春红做一件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