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来到公社,开会时,杨景还被陶主任专门表扬了一番,肯定了他的工作能力。
忙活完杨景就跟着李亚龙来到邮局,给省日报老王打了个电话,费了一番口舌,但老王还是只能给到他千字10元,提成不变。
见真薅不到一点羊毛了,杨景这才点头,表示合作愉快!
李亚龙得知他要买自行车后,没多耽误,两人骑着车就直奔县城。
主要公社的供销社只有26的女士自行车卖,且价格还比县里贵上一些,杨景只能作罢。
微风吹拂着脸颊,看见路上时不时都有人在田里收着庄稼,杨景有种说不出的畅快感。
李亚鹏没食言,来到县里供销社后,先请杨景吃了一个罐头,这才跟着他瞧自行车。
见供销社售货员跟李亚龙熟悉,杨景索性就站在一旁没怎么讲话。
等选定自行车后,检查了杨景的身份证明后,售货员特意给他拿了一辆刚到的新货出来,价值150元。
骑着凤凰牌的28大杠,两人直奔公安局登记手续。
这年头购买自行车20天内必须要去县级以上相关部门登记手续,没有牌照和行车执照是违法的。
交完工本费后,杨景领到了行车执照;且新自行车已经上好蓝色的车牌,还打了个钢印,上面有一串数字,预防被盗。
毕竟这时候自行车算是奢侈品,没几个人买得起。
忙活完后,杨景又请了李亚龙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饭,有肉有菜,花了6块2。
这还是两人要去上班,没有喝酒的原因,不然价格还得贵不少。
期间得知刚才那个售货员跟他二姐关系很好,以前是同学。
李亚龙现在也对杨景越发的好奇,对方前脚刚买工作,这才没几天又搞上自行车了。
这会大部分有钱的人家都买不上自行车,原因无他,工业票和自行车票太紧俏难求了。
自己是家里在县城有关系,这才搞到了工业票和自行车票,难不成对方也是?
真若是那样,对方不说倒是也能理解。
犹豫了一番,杨景又返回供销社买了个红波牌的收音机,花费了80元,两人这才返回公社。
现在他手里还剩下不到700元,新一批的粮食还没熟,不过空间里还屯了不少备用粮,实在不行拉去卖了就好,暂时也不用为钱财发愁。
又跟着李亚龙去村庄跑了一趟,两人返回了李家屯。
接下来不管是去张所还是象林都没那么轻松,生怕发生意外,杨景特意把自行车和收音机放在了家里,取着枪这才跟着李亚龙骑车赶往张所。
有人看见他骑着新自行车回来,询问后得知是他新买的后,整个李家屯又沸腾了。
到处都在谈论着他的事,更有两个闲着没事做的老奶奶跑去了李家,专门去给赵桂芬报喜。
其实有部分队员看着杨景过得这么好心里很不得劲,但有赵明龙的教训在,也没谁敢去举报他。
黄兰兵就是其中一位,特别是杨景上次的眼神让他很不舒服,可不爽归不爽,他也不敢去招惹对方,甚至见到杨景时还主动去打招呼。
见杨景没理自己,他讪讪笑着,直到对方背影消失在视线后,他才朝着杨景离去的方向吐了几口唾沫,暗骂了好几句。
队上中年劳力这个时间点基本都在地里干活,像他这样闲得蛋疼的找不到几个。
杨景也很无奈,李春红前世出事跟对方脱不了关系,他心里一直记挂着的。
但自己和李春红在一起后,对方似乎老实了许多,也不来招惹自己,让他有气也没地方发,只能寻思以后慢慢找机会。
看着杨景背上绑着枪,李亚龙忍不住道:“杨景,你这是要去干仗吗?”
“不是预防万一么,你要是怕了就回去,我一个人能行。”
本来还有些发怵的李亚龙听见他这句话后,拍了拍胸口道:“我怕个锤子,不就是张所么,去就是。”
杨景笑着摇了摇头,两人这才继续赶路。
他不管是后世还是重生回来,一次都没来过张所,对方要是真离开,他问路都得费不少劲。
赶到张所时,两人到村口就下了自行车,推车前进。
杨景好奇的打量着四周,村里规模跟李家屯差不多,到处都是水田,还有人在地里忙活着,偶尔能看见一片菜地。
见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他刚想上去盘问,几人就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