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盟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周边几个县市。各地的负责人纷纷来到林铭所在的村庄,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一时间,村委会的会议室成了热闹的“招商引资”会场。
林铭安排专人负责接待这些络绎不绝的来客。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描绘着合作的蓝图。县城老王家的蜂蜜,以其天然无添加着称;隔壁县的老陈家的水果,个大汁甜,在当地小有名气;再远一些的周家,他们家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品,更是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面对这些热情的合作者,林铭并没有头脑发热,他要求每家都必须提供详细的产品资料和生产标准,并且承诺会认真审核,择优选择。他深知,合作的基础是优质的产品和可靠的伙伴,绝不能因为急于扩张而降低标准。
经过几轮筛选,最终有五家企业加入了合作联盟。除了之前南岭茶乡的李乡长之外,老王家的王老板带来了他的蜂蜜,老陈家的陈老板带来了他家的应季水果,周家的周师傅带来了他家的手工艺品,还有一家做粗粮加工的赵老板,也带着他们的产品加入了进来。
成立联合发展委员会的第一次正式会议在村委会大礼堂召开。会议现场坐满了来自各个合作单位的负责人,气氛既热闹又充满期待。
林铭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联合发展委员会的框架结构和运行机制。他强调,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开拓市场,最终实现互利共赢。他提出了几个关键原则: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推广。所有加入联盟的产品,都必须符合委员会制定的质量标准,必须使用统一的品牌标识,并且所有产品销售和推广都必须由委员会统筹安排。
李乡长代表茶乡第一个发言。他表示,南岭茶乡的茶农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们会按照委员会的要求,严格把控茶叶质量,并且积极配合联盟的各项工作。其他几位负责人也纷纷表态,承诺会认真遵守各项规定,努力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做强。
王老板的蜂蜜口感好,但产量不高。林铭建议,王老板可以适当扩大养殖规模,并且引入先进的养蜂技术,提高蜂蜜产量。他还建议王老板将蜂蜜进行分类包装,开发不同档次的蜂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陈老板的水果虽然质量好,但包装简陋,难以吸引高端客户。林铭建议陈老板改进包装,并且引入冷链物流,保证水果的新鲜度。他提议陈老板可以开发一些水果深加工产品,比如果脯、果汁等等,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周师傅的手工艺品独具特色,但生产效率较低,且缺乏市场推广。林铭建议周师傅组织更多村民参与生产,并且成立专门的设计团队,对产品进行改良创新,同时可以与一些电商平台合作,进行线上销售,扩大市场影响力。
赵老板的粗粮加工厂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线,但产品品种比较单一,销售渠道不畅通。林铭建议赵老板扩大产品种类,开发营养麦片、即食杂粮粥等适合现代人口味的产品。他提议可以与大型商超、餐饮连锁等进行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可以把粗粮作为配料,与联盟的其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会议上,大家也积极讨论了未来市场推广的问题。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销会,主动与经销商和采购商进行洽谈。大家还计划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开设旗舰店,进行线上推广,还要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联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购买欲望。
为了更好的支持联盟的发展,林铭决定,将村里的部分土地改造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基地,方便大家统一生产加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还安排村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物流团队,负责联盟产品的运输和配送。
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不仅统一了大家的思想,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合作联盟的成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干劲。会议结束后,各家负责人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纷纷聚在一起,讨论各自产品之间的搭配方案。
王老板主动提出,可以开发蜂蜜柚子茶、蜂蜜水果沙拉等产品,将蜂蜜和陈老板的水果进行组合。赵老板也表示,可以推出营养早餐包,将粗粮和蜂蜜、牛奶等进行搭配。周师傅则说,可以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礼品套装,将手工艺品与联盟的其他产品一起出售。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各个合作企业都忙碌起来,大家开始按照联盟的统一标准,对产品进行升级和改造。有的改良了包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