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杨皓白稳固了境界,开始修炼《蕴道精神秘法》。
该秘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诗道观想法》,通过诗词修炼精神力。
精神力修炼需达到通脉境中期,因为此时脑部的经脉完全疏通,识海才能开辟。
一旦开辟了识海,便踏入了精神境界的第一境——启蒙境。
启蒙境之后依次是凝实境、化形境、聚神境、神游境、魂宫境、神海境、道莲境、虚空境。
每个境界都细分为九重,能够和从通脉境到天地境逐一对应起来。
精神修炼实际上就是精神力不断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诗道观想法》就是在识海开辟之后,于识海之中观想诗词,借助诗词所蕴含的“道”来蕴养精神力,促使其不断积累并蜕变。
《蕴道精神秘法》的第二部分则是《蕴道储神法》。
这是蕴道诗院特有的秘法,是要在识海之内凝聚出一个容器,用来额外存放那些识海容纳不下的精神力。
该方法可快速补充识海内耗尽的的精神力,并在突破境界时借助大量精神力克服障碍。
修炼此法需要在识海内观想出容器的模样,并且还要在其外表观想出符文。
通常,修炼者要达到化形境才能制作秘法容器。
然而,蕴道诗院有天道之灵的帮助。
通过观想容器,再使用《蕴道储神法》和《诗词蕴道经》与天道之灵沟通,使其成型。
借助天道之灵,圣子可在开辟识海时制作秘法容器。
但过去千年中,没有人在收徒大典上成为圣子,也没有人在启蒙境制作秘法容器,因为真传弟子、长老和圣子在确立身份时,精神境界已突破到化形境,不再需要天道之灵的帮助。
杨皓白虽处开窍境九重,能辟谷,但未开启精神修行,仍需休息恢复精力。
精神力随着修炼提升,但须开辟识海后才显现。
杨皓白尚未开辟识海,天道之灵仅助力通脉,不涉及开辟识海。
七日过后,杨皓白才将《蕴道精神秘法》中的《诗道观想法》与《蕴道储神法》完全领悟透彻。
杨皓白完成领悟后,将灵力引导至接近识海的经脉,并持续冲击。
半日后,他感到意识被牵引至一个迅速扩张的黑点,仿佛在脑海中开辟了一方空间。
他的意识进入这方空间,标志着正式迈进启蒙境。
此时,杨皓白看到在识海中间有一个小水潭,这个水潭正是识海之中精神力量的一种体现。
开辟完识海之后,杨皓白缓缓睁开双眼,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这时,院主开口问道:
“已经开辟出识海了吗?”
杨皓白点头称是。
院主又接着说道:
“如今你已经身处开窍境九品,按照常理来说,你很快就能够达到凝实境九品。”
“但莫要心急,先将《诗道观想法》和《蕴道储神法》修炼好,再逐步修炼精神力直至达到凝实境九重,以提升在启蒙境和凝实境之中精神力的质量与储量。”
杨皓白再次进入修炼状态,通过《诗道观想法》在识海中凝聚提升精神力的诗词。
他没有选择充当文抄公,因为卷轴上已记载有适宜的诗词,而且他也不清楚哪些前世诗词适合修炼。
他也不是喜好显摆之人,不想再次引发圣碑异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在识海中凝聚出一首又一首的诗词,最终凝聚出了十首,这也是他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
每一次精神力耗尽之后,在诗词的蕴养之下,精神力的凝实程度都会一点点地提高,识海之中的水潭也在慢慢地扩大。
最终,杨皓白已经提升到了启蒙境五重的层次。
杨皓白面临一个容易突破的小瓶颈,但他决定暂停精神力修炼,认为不必急于一时,应逐步提升。
他转而修炼《蕴道储神法》,这是蕴道诗院的核心秘法,只有特定人员能修炼,且需立下天道誓约。
外门和内门弟子可通过贡献兑换《诗道观想法》,但《蕴道储神法》不可兑换,是蕴道诗院的绝密。
杨皓白开始修炼《蕴道储神法》。
修炼此功法,先要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容器,可以是任何形状,但最好选择容量大的。
因为以杨皓白现在的境界,无法在容器上铭刻复杂的符文来增加精神力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