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耀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楼阁的门窗均采用精致的灵雕工艺,每一扇窗都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透过窗户能够看到庭院中的美景。
墨灵斋的一楼是叶凝雪的书房,墙上挂满了她的书法作品与历代名家的字画,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诗集。
书房中央摆放着一张红木书桌,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还有她正在创作的诗词手稿。
书房的一角,有一个小茶几,上面放置着一套精美的茶具。
杨皓白跟随叶凝雪和姚芷筠进入墨灵斋一楼。
叶凝雪走到书桌前,伸出素手开始研墨。
她轻轻地拿起一块墨锭,在砚台上缓缓研磨起来。
待墨色均匀之后,叶凝雪便提起毛笔,对杨皓白说道:
“小师弟,你看好了,我先给你示范一次。”
说罢,笔尖轻触墨汁,而后落在宣纸上。
只见她手腕灵活转动,笔锋游走如龙蛇,每一笔划都蕴含着力量与韵律。
杨皓白在一旁默默看着,叶凝雪所写之字端正秀丽,每一个字都仿若精心雕琢的玉石,光洁无瑕,排列有序,展现出一种庄重和谐之美。
前世之时,杨皓白的父亲身为古代文学大家,经常与着名书法家在家中探讨书法。
杨皓白也没少被父亲拉去观看他们练习书法。
这使得杨皓白具备很高的书法鉴赏能力。
所以当杨皓白看到叶凝雪的字时,便知晓叶凝雪的书法造诣极高。
一首诗写完之后,叶凝雪放下毛笔。
叶凝雪问道:
“小师弟,怎么样,需要我再演示一次吗?”
杨皓白摇头说道:
“不用了,二师姐。我大概明白了。”
在杨皓白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让他练习书法。
杨皓白深知书写之道,因为这个世界的书写方式与其前世用毛笔练习书法的方式如出一辙。
叶凝雪见此情形,便微笑着说道:
“如此,那你便动手尝试一下吧。”
姚芷筠在一旁双手握拳,为其打气:
“加油,小师弟。第一次练习书法,就算字写得难看也没关系的。”
杨皓白笑而不语,走到书桌旁,缓缓提起一支精致的毛笔,笔尖轻轻蘸取砚台上磨好的墨汁。
随着手腕的转动,笔尖在宣纸上舞动起来。
不多时,杨皓白便将叶凝雪刚才所写的那首诗写了下来。
叶凝雪和姚芷筠看到杨皓白的作品后,脸上纷纷露出十分惊讶的神情。
姚芷筠惊讶地问道:
“小师弟,你真的是第一次练字吗?”
“怎么感觉你的字比我写得还好呢。”
对此,杨皓白只能再次违背自己的本心撒谎道:
“应该是精神力达到凝实境九重的缘故吧,让我在看了二师姐的示范之后就直接学会怎么写了。”
接下来,杨皓白与姚芷筠、叶凝雪继续探讨、练习书法,时不时地也会讨论一下诗词。
在这个过程中,杨皓白想起前世因为自己突然转去学习理科,放弃了父亲为自己安排的道路。
原本以为与父亲决裂之后,以后都不会再和别人谈论书法和诗词了。
然而,如今自己又走上了诗词之道,那么,自己前世多年来的反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杨皓白的内心不禁有些迷茫。
傍晚时分,杨皓白告辞离去。
看着杨皓白离去的背影,叶凝雪对杨皓白说道:
“小师弟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呀?后面的时候就时不时地走神。”
杨皓白回过身来,不想让师姐太过担忧,解释道:
“只是在思考该如何突破罢了。”
叶凝雪仍然有些担心,但是见杨皓白不愿多说,便说道:
“那好吧,如果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来找师兄师姐们。”
“谢谢师姐关心,我先告辞了。”
于是,杨皓白转身离开。
“小师弟再见。”姚芷筠挥手说道。
杨皓白背过身子摆摆手,在夕阳下渐行渐远。
……
晚照残霞映影孤,少年心迹渐模糊。
背亲意决寻幽梦,逆路行来入旧途。
昔日豪情空自许,今时怅惘意难舒。
且观前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