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内,一片静谧幽深,仿佛与世隔绝的独立世界。
杨皓白安静地坐在团蒲之上,缓缓闭上了双眼。
此时,他的脑海中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是他的识海,识海之中,精神力海洋如同被激怒的巨兽,掀起一股又一股的巨浪。
这些巨浪携带着磅礴的力量,猛烈地轰击在识海壁上,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无形的轰响,如同闷雷在脑海中炸响。
在识海的核心处,有一个神秘的克莱因瓶。
只见这个克莱因瓶微微倾斜,于是精神力犹如奔腾而下的瀑布一般,源源不断地流淌到识海之中。
而坐镇于识海中间的神魂,那是杨皓白精神力的核心所在。
神魂呈现出一种若有若无的透明模样,仿佛一团凝聚的灵光,它如同杨皓白本人一样,也盘坐在虚空之中,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它如同一个贪婪的饕餮,不断吸收着涌入识海的精神力,每吸收一点,自身的光芒便强盛一分,仿佛正在茁壮成长的生命。
同时,在识海那浩瀚的空间里,上千首诗词宛如星辰般悬浮着。
这些诗词每一首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道璀璨的光河。
这些光河照耀在神魂之上,像是赋予神魂一种特殊的洗礼。
今天,对于杨皓白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日子,是他突破到神游境的关键时刻。
神游境,从字面上理解,意味着神魂可以脱离肉体,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界之间。
在这个境界中,神魂就像一个无畏的探索者,可以穿梭于天地之间,汲取各种各样隐藏在天地间的神奇力量,然后用这些力量来淬炼自身,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精神力的巨浪像是不知疲倦的战士,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识海壁。
每一次冲击,都让识海产生剧烈的震荡,整个识海就像一个在地震中摇摇欲坠的城池。
识海的扩大,其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先破后立的过程。
就如同打破旧的枷锁才能建立新的秩序一样,只有让原本稳固的识海壁破碎,才有可能重塑并且扩大识海的边界。
在某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原本紧闭双眼、沉浸在力量吸收中的神魂,突然睁开了眼睛。
那双眼眸之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光芒,如同破晓的曙光,瞬间照亮了整个识海。
他缓缓站起,身姿挺拔如松,屹立于精神力海洋之上。
只见他抬起手指向虚空,而后大吼一声:
“给我破——”
这声音犹如洪钟大吕,在识海之中轰然回响,震得周围的精神力海洋都泛起层层涟漪。
顿时间,杨皓白周围的精神力海洋像是受到了某种强大力量的驱使,迅速形成了一根根粗壮的水柱。
这些水柱如同蛟龙腾空而起,冲天而上。
水柱上升的速度极快,眨眼间便冲到了尽头。到达尽头之后,水柱开始迅速下降,这一上一下之间,带起了更加狂暴的巨浪。
这些巨浪拥有比之前更强大的力量,像是一群愤怒的猛兽,朝着识海壁呼啸而去,一浪接着一浪,每一浪的力量都在前浪的基础上不断增强。
终于,在巨浪的持续轰击下,识海壁出现了裂痕。
那裂痕就像蛛网一般迅速蔓延开来,片刻之后,伴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识海壁爆炸了。
爆炸后的识海壁碎片向四面八方飞散而出,在飞散的过程中渐渐变大,然后如同受到某种引力的牵引,重新组合在一起,慢慢地重塑成一个崭新的、更加广阔的识海。
此时,神魂的手中突然出现了一支毛笔。
神魂手持毛笔,缓缓走到识海的一块石碑之前。
只见杨皓白的神魂站定后,手中毛笔轻轻挥动,毛墨挥洒之间,一行行优美的字迹出现在石碑之上。
他书写的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就在他书写完成的刹那,蕴道诗院内的圣碑像是感受到了某种共鸣,同时爆发出奇异的景象。
与此同时,杨皓白识海内的石碑也产生了异象。
识海内的石碑上爆发出的光芒如同烈日般耀眼,光芒照耀在精神力海洋之上,让原本已经充满能量的精神力发生了更为奇妙的蜕变。
就像铁经过千锤百炼成为精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