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天天悄然流逝。
大雪纷飞之后,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空。
张玉站在屋门口,看着那片湛蓝,呼出一口缕缕白气,感受着冬日里特有的清冷。
下雪时虽冷,但化雪时分更是寒意袭人。
家人们都喜欢上了火锅,几乎每天都要吃,乐此不疲,没有一人感到腻烦。
想着他们对火锅的热爱,张玉觉得,小饭馆可以开的起来。
此时王氏走到张玉身旁,脸上洋溢着笑容,轻声询问道,“爹,眼看过年了,我们是不是得开始准备起来了呀?”
去年家里穷,没什么好准备的,能吃饱就行。
但今年不同了,新房子盖起来了,家里条件也宽裕了许多,过年自然要好好筹备一番,过个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好年。
时间过得真快,快过年了。
张玉都有些恍惚。
现在的回忆里,好像只有这里,那血腥的记忆,好像已经慢慢褪去。
“嗯,要准备起来,好好准备准备,你们看要买什么,去镇子上买,不要节省,我们过个肥年。”
“好嘞爹。”
王氏也是这么想的。
过年是大事,这可不能省。
王氏转身去找李氏和胡氏,商量着要买些什么,好让这个年,过的更加红火。
今天没什么事。
张玉就拿着自己的软剑,自己去了山里,打了一些野味。
然后去了王秀才那里。
自从读书后,他的时间就紧张了起来,都不能随时来到王秀才这里。
当王秀才看到张玉突然出现在眼前时,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之色,他激动的拍了拍张玉的肩膀,热情道,“张兄,可真是好久不见了啊!”
王秀才拉着张玉进了书房,给他倒茶,看得出,他很高兴。
“张兄,你最近读书可还顺利?可有遇到什么难题?”王秀才关切的问道。
张玉端起茶杯,笑道,“还算顺利,只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不过多琢磨琢磨也就过去了。”
在王秀才面前,张玉不好自夸,说自己天赋异禀,学什么都会。
该含蓄的时候,还是要含蓄一下。
王秀才点了点头,赞叹道,“张兄真是勤奋好学,将来必有大出息,不像我,考了这么多年,还是个秀才。”
张玉连忙摆手道,“王兄切莫如此说,你学问渊博,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不过是个粗人,能有机会读书识字,已经很是满足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学问,又谈起了家里的琐事。
“咦,秀玉不在家吗。”
张玉原本想带着张春花一起来的,但天气太冷了,路上又有冰,他还要上山,就不好带着。
王秀才家里冷冷清清的,他媳妇是没见过,但王秀玉也不在。
说到王秀玉,王秀才眼里闪过一丝伤感。
“她去她外祖家了,过几天回来。”
张玉点点头,他没有错过王秀才眼里的伤感,他家里肯定有事,但他不说,他也不好追问。
随后张玉又说到家里准备开小饭馆的事情,王秀才听了很是感兴趣,表示等开张了一定要去捧场。
茶过三巡,张玉起身告辞,王秀才依依不舍的送他到门口,叮嘱他有空常来。
“嗯,得空我会常来的。”
看着王秀才那依依不舍的样子,张玉心里热乎乎的。
“王兄,如果家里有什么难事,可以跟我说,虽然我帮不上大忙,但我可以帮你一起想想办法。”
王秀才脸上一顿,随后笑着点头。
只是那笑容,有些苦涩。
“好,我会的。”
张玉点点头,转身走了,当他走到半路回头时,只见王秀才还站在院子门口,正看向他。
张玉挥挥手,大声喊道,“回去吧,外面冷。”
王秀才跟着挥挥手,“好。”
说了好,但脚步还没有挪动,依然站在那里。
张玉见状,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他停下脚步,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再走回去。
“王兄,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张玉走到王秀才跟前,轻声问道。
王秀才愣了愣,似乎没想到张玉会再回来。
他叹了口气,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张兄,不瞒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