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寒澈,乃是北郡雍城人士。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村庄,在我还不到四岁的时候,我的父亲便因病去世。
对于父亲,我的记忆很模糊。
只知道他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个秀才,也是一个儒雅的教书先生。
我的母亲姓程,出生于商贾之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
听村里的老人讲,我的外祖父之所以将母亲许配我父亲,正是看中了我父亲的才华。
外祖父期盼着有朝一日,我的父亲能够考上举人,甚至进士。
这样就能改变程家人低贱的商人出身。
母亲出嫁的那一日足足抬了十几箱嫁妆进门,另外还有几十亩田产的契书。
这样丰厚的陪嫁,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算是奢华的了。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父亲去世后,我们家招致了不少祸患。
父母的婚后生活很是恩爱,才不到半年,母亲便怀有身孕。
十月怀胎,当我呱呱落地之时,父亲给我取名为“澈”。
“澈”之一字,意蕴着清明、通透。
我想,父亲大概是期盼着我能成为一个清醒坚定,通透达观之人。
原本是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的日子,一切的转折发生在我三岁的那一年。
那一年,父亲收拾行囊赴雍城参加乡试。
去的时候志得意满,回来之时却是无比颓唐。
我那时候还小,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隐隐觉得父亲似乎不开心,总是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
后来父亲就病了。
一开始只是咳嗽,而后越来越严重。
才短短半年时间,虚弱的连床榻都下不了。
母亲经常守在床前侍奉汤药,或是陪着父亲说说话。
有一天,我路过厨房的时候,看见母亲偷偷躲在里面掉眼泪。
当时,我还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哭。
直到三日后,父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母亲哭的几欲昏厥,让我也觉得眼睛有点酸酸的。
这时的我还并不知道,父亲的去世意味着什么。
父亲出殡后,我的家里来了很多人。
有些人我认识,有些人我从未见过。
家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变少,母亲的打扮也越来越朴素。
有一天,我调皮的去翻母亲的梳妆匣子,我记得里面有很多亮闪闪的珠钗首饰。
然而这次,我打开匣子,里面却空荡荡的。
什么也不剩。
后来我无意中听到村里的大娘大婶们聊天。
他们说,我的外祖父病重了,舅舅们都忘记我们孤儿寡母了。
他们还说,我的叔伯们太狠了,我父亲才刚去世,就将我家的金银财宝抢了个干净。
他们的言语之间,似乎对我和我母亲很是怜悯。
我并没有将听到的闲话跟母亲说。
并不是因为我能理解他们说的内容,我只是觉得,母亲听了这些话,应该会更加不开心。
后来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平静如水。
所幸母亲提前将契书藏了起来,陪嫁的几十亩田产还在。
而那些凶神恶煞的叔伯们,也顾忌着村子里的人说闲话,不敢将我们母子俩的生路都断绝。
母亲并不会务农,便将田地都租给了村里人耕种。
租地的人家有了收成,分个两三成出来,也够我们母子俩的生活了。
到了我六岁的时候,母亲将我送去镇上的私塾上学,家中一下子就拮据起来了。
好在母亲的刺绣手艺极佳,靠着跟镇上的铺子里供应绣品,勉强支撑着我的学业。
这样的日子,一过便是数年。
一直到我十五岁那年考中了秀才,家里的情况才变得好一点。
自打外祖父去世后,便再也没跟我们家来往的舅舅们纷纷提着礼物上门。
之前抢夺我家金银珠宝的叔伯们,也厚着脸皮上门攀关系。
那一刻我冷眼旁观,并没有丝毫快感。
我只觉得很荒谬,我怎么会跟这些人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我冷着脸将他们统统赶出了家门。
以前的事情,我不想再追究。
但是以后,我和母亲不想再跟他们有任何牵扯。
有了秀才功名之后,田产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