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热闹的气氛冲散了皇宫内最后一点悲伤,又逢太后病情好转,弘历携众嫔妃皇嗣前往慈宁宫给太后请安。
正殿内,请安结束后众人各自落座,太后身上盖着紫貂毯子,身边围着几个年幼的孙辈,如此天伦之乐使得太后的面色都好看了些。
太后乐呵呵地瞧着,更是亲自拿了块软和的糕点给身边的璟妘。
璟妘如今已能说些简短的句子了,眨了眨眼后伸出一双小手捧住糕点:“谢谢,祖母。”
“好孩子。”太后摸了摸璟妘的脸蛋,夸了嬿婉几句会教养孩子后蓦然提起:“哀家听说璟瑟今年给几个弟妹送了压祟钱?”
殿内一静,皇后率先说道:“是,璟瑟自个儿画了图纸,让内务府打了几串压祟钱送给皇子公主。”
太后点了点头:“不错,看来璟瑟比原先懂事不少。都是皇帝的孩子,理应亲近些。”
皇后依旧笑容温和,但心中已提起十分警惕,太后因慧贤贵妃的算计已有些迁怒于她,而璟瑟对她的重要人尽皆知,太后绝不可能只是敲打几句。
其余人也是各有心思,但璟瑟的性情清傲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太后这么说倒也没错。
而太后就像是随口一提的模样,转头又同弘历聊起了家常,指着已然订婚的永璜说道:“皇帝,永璜如今即将成家,又是你的长子,不如趁此时机追封哲妃,也是全了母子情分。”
弘历看了眼对面端的大气端庄的皇后,面色不改地答应下来。
“皇额娘与朕想到一处去了。朕打算追封哲妃为哲悯皇贵妃,此外朕登基已有十年,朕想着封赏六宫,此事还需得皇额娘指点。”
封赏六宫,那不就是人人都有可能!
太后坐于上首,将底下嫔妃们的神情一览无余,自然包括皇后有些苍白的面色。
也不知是皇后又做了什么?还是说皇帝那多疑的性子又犯了。
但自齐汝告老还乡,她与皇帝间又多了些嫌隙,如今皇帝主动示好,太后自然也帮着搭台子。
这天下最尊贵的母子俩笑语晏晏时,璟瑟暗地里用力握紧了皇后的手掌,可入手却是一片冰凉黏腻。
担忧的同时璟瑟也在庆幸,庆幸她如今已然长大,已然有了自己的人手,这才能背着皇额娘查些事。
可此事她又如何能告诉皇额娘,不过是平白添了怒火,或是闹个天翻地覆。
而皇阿玛也不能说,这到底不是致哥哥逝世的真相,皇阿玛知道后顾及其余皇嗣恐怕会多过愤怒。
所以啊,她只能自个儿来……
因太后身体还未完全康复,又坐了一盏茶的时间后众人便各自散去归宫。
嬿婉领着三个孩子刚出了慈宁宫的宫门不远,就听得身后传来呼喊声。
“令妃娘娘留步。”
嬿婉将三个孩子挡在身后,轻抬眼皮,语气淡漠道:“嘉嫔寻本宫有何事?”
“方才太后夸赞令妃娘娘教养有方,嫔妾想同令妃娘娘请教一二,不知可否方便?”
若非必要,嘉嫔也不想来寻这位令妃娘娘,她们相交甚少,即便以孩子为借口,这破绽也过于明显。
可她有些等不住了。
连番挫败,加之母族的支持日渐削弱,嘉嫔不得不再寻出路---将这滩水彻底搅浑,皇上便不会再紧抓着过去的事不放。
正巧皇上要大封六宫,人心浮动时她只需轻轻一挑拨,便能——
“可每个孩子的情况并不相同,与其同本宫请教,嘉嫔不如多去问问太医,或是翻阅医书也是好的。再不济”
嬿婉的目光在嘉嫔的贴身侍女贞淑上流转了片刻:“寻几名医女,贴身照料着就是了。”
见贞淑避开了她的目光,嬿婉状似诚挚道:“听说上次玉族使者来京,除了向皇上请求医术典籍的拓本,还满京城地寻觅医术精湛的大夫聘去玉族,嘉嫔也不如学习一番,如今也为时未晚。”
玉族世子的病况虽暂无性命之忧,但这等贪恋权势又毫无道德底线的人怎么会不怕死呢。
而她只是帮他弄的声势浩大了些,好让玉族,让皇帝,让满京城都知道这位世子得了怪病而已。
这一招,可还是嘉嫔启发她的呢。
试问,满宫上下谁人不知六阿哥永珹病弱,不仅皇后多有照料,皇上常去探望,佳节庆宴时连太后都能想起来问一句呢。
嘉嫔被戳到痛处,反应慢了一拍,这一拍的时间足够嬿婉领着永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