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后的第二天,末影成为了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他在发布会上从容不迫的表现、清晰的思路,以及那次突破性的科研成就,让他的名字迅速响彻全球。
而这场轰动的发布会不仅带来了声望,还为末影的科研项目打开了意想不到的大门——一场资本的盛宴正悄然拉开序幕。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项目,清洁能源的未来。”
“谁能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谁就能掌握未来的全球能源格局。”
“末影,他就是下一代的爱因斯坦!”
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在讨论这个年轻的科学家。一些跨国能源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甚至各国政府的科技基金都迅速行动起来,试图与末影取得联系。
末影的团队办公室,这几天成了最繁忙的地方。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叶紫涵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邮件通知一封接一封地涌入,每一条都带着不同的资金承诺和合作邀约。
末影的私人邮箱很快被世界级投资机构的邮件挤满。短短一天内,他就收到来自银石资本、雷诺能源基金、先锋科技集团以及亚太创新联盟的合作邀约,每一封邮件都附带了令人难以拒绝的条件。
银石资本
> “尊敬的末影先生,
> 我们对您的科研成就深表钦佩,愿意提供10亿美元的无附加投资,助力您的核聚变技术研究。同时,我们希望能成为技术商业化的长期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清洁能源市场的广阔前景。期待与您详谈。”
雷诺能源基金
> “末影博士:
> 我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投资机构之一,已持续关注您的研究进展。雷诺能源愿以8亿美元的直接投资为您提供支持,并承诺建立专属实验室与设备,协助您在核聚变的工程化应用中实现突破。”
先锋科技集团
> “尊敬的末影先生:
> 我们理解技术突破对世界能源格局的重要意义,并愿以12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您,同时为您的团队提供全球最顶尖的资源支持。作为回报,我们希望获得技术授权用于开发军民两用能源技术。”
亚太创新联盟
> “亲爱的末影博士:
> 您的科研成就让我们深受鼓舞。亚太创新联盟拟以7亿美元投资您,同时承诺协调亚洲市场的资源,帮助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能源转型。”
每一封邮件都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末影科研实力的高度认可,同时开出的条件也让人心动不已。
看着屏幕上一封封邮件,末影陷入了深思。他知道,这些资金不仅能加速项目的推进,还会为团队带来更强大的资源支持。然而,每一笔资金的背后,也意味着一定的限制和责任。
“选择谁,拒绝谁,或许会影响未来的科研之路。”他喃喃自语,目光中透着一丝慎重。
末影迅速组织了一场小型会议。他将伊莎、苏莉、叶紫涵召集到会议室,并在大屏幕上展示了这四家机构开出的投资条件。
会议室内,气氛微妙而紧张。末影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桌面,目光扫过每个人,开口说道:“大家都看过这些邮件了吧?四家机构的条件看似优越,但背后肯定各有侧重。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伊莎,你先来。”
伊莎坐在末影的左侧,手中拿着一份打印好的资料,语气冷静且条理清晰:“从长远来看,银石资本是最稳妥的选择。他们承诺了10亿美元的无附加投资,同时强调技术商业化的建议,而不是直接干预。相较其他机构,他们的条件显然更灵活,也更有利于我们保持科研的独立性。”
她翻动了一下手中的资料,继续说道:“雷诺能源基金的提议虽然也不错,但他们希望建立专属实验室,这意味着资源的配置会受制于他们的安排。至于先锋科技集团的军民两用技术授权,风险太大。如果未来技术落入军事用途,很可能引发国际争议。”
“所以,你的建议是选择银石资本?”末影问道。
伊莎点头,目光坚定:“他们的条件最为中立,风险最小。我们的项目需要的是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的资金刺激。”
苏莉微微挑眉,抬起头笑着说道:“稳妥是好,但有时候太稳妥反而会拖慢进度。银石资本确实中规中矩,但从资源支持上来说,他们并不算突出。”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挑衅,看向伊莎:“先锋科技集团提出的12亿美元投资,外加全球顶尖资源支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