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在齐国起兵,广发檄文,告知刘姓诸侯王吕后已经驾崩,号召大家共同起兵进京平定吕氏叛乱。
长乐宫。
“咳咳咳!咳咳咳——!”
听到刘襄起兵作乱的消息,吕后虽然有些惊讶,却并没有太过慌张。
朝中有兵有将,区区一个齐王,他还不放在眼里。
可看到刘襄的讨吕檄文,她还真的是一头雾水……
我好好活着呢,你造谣我死了?
这是什么迷之操作?
大朝会紧急召开,商讨如何平定刘襄的叛乱。
吕禄、吕产都不是带兵的料,虽然掌握军权却不敢带兵出战,互相推诿。
因为当年吕后不断地打压齐国,陆续削掉了齐国许多城池,彻底影响了齐国的根基;
而且吕后为了防止齐国造反,要求刘襄将两个弟弟刘章、刘兴居送到京城来当人质,所以让刘襄记恨在心。
其实人质就是一个象征作用,此时刘章和刘兴居都身居军中要职,吕后也不能真的把他们砍了。
此时,刘襄的兵锋正盛,他一起兵,整个齐国各地积极响应,已经重新控制回了齐国原来的地盘。
由于吕家没人出手平叛,吕后最后无奈只能派灌婴前去平定刘襄的叛乱。
吕后越来越感觉无力,他吕家这些子弟到底都是什么废物?
———————
灌婴这边集结十万大军前往平叛,走到荥阳之后,他就停滞不前了。
他发布消息给其他的刘姓诸侯王,声称愿意和他们共同起兵扫除吕家叛乱。
原来灌婴也是周勃计划的一环,里应外合,手中有十万大军的兵权,可以保证长安以外的地方不乱。
毕竟有的吕家人已经被封到了外面做诸侯王,扫除他们也是平定诸吕的关键,况且有灌婴这个大将军在,也可以震慑其他刘姓诸侯王,让他们不要乱来。
由于灌婴带兵在外,朝中的吕后并不知道他的计划,依旧和往常一样批改着奏章。
……
长乐宫。
吕后握着奏章的笔一直在颤抖,是手在发颤持不动笔。
她将左手搭在右手的手腕上,强撑着将所有的奏章都批完了。
她隐约感觉哪里不对,最近一直神情恍惚,连觉也睡不安稳。
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太阳穴,吕后想要站起身,放松一下。
就在这时,小太监丁旺匆匆跑了进来。
“太后,太后!今天早上陛下突然发病,病情又严重了,长青侯已经进了宫给陛下瞧病,他诊断的结果是陛下马上就要……
如今,已经进的气少,出的气多了,陛下想要见您呢!”
“什么!!”吕后猛地站起,也顾不得拿身旁的龙头权杖,急忙就朝着未央宫赶去。
吕后的贴身小太监孙安和丁旺互换了一个眼神后,随即跟上了吕后。
吕后先回了自己的殿中,找到了小刘恭把他带上了。
毕竟吕后是代替儿子临朝,她终究不是皇帝,儿子死后,皇位只能落到刘恭手中。
在吕后看来,谁当皇帝都一样,在自己手里不过是吉祥物,最后掌权的还是自己。
在接到刘恭后,吕后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放慢了前往未央宫的脚步。
刘襄造反说自己已死、灌婴平叛拿到兵权就快速离京、儿子身体本来都有所恢复今天又突然加重……
种种奇怪的事情一起发生,不由得让吕后多了一个心眼。
奇怪的事情有一个还说得过去,可都凑到一起,那必然是有一定的原因了。
见吕后放慢了脚步开始思考,孙安的心里有所不安……
他知道可能要坏事!
“太后陛下,您怎么停下来了?听丁旺说的事态紧急,还是快些前往最好呀!”
吕后抬了抬手,“未央宫中有什么特殊情况吗?盈儿他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突然病情就加重了呢?”
这宫中上下的太监宫女,都是吕后的人,吕后建立了庞大的监视网,宫中的一举一动都能掌握在手中。
至于总管这个的,就是吕后的贴身小太监孙安。
大汉开国近20年,从开国这个小太监就一直跟着自己,非常懂事、细心,每次安排给他的任务都能做好,因此他也成为了吕后极为信任的人。
毕竟伺候了自己20年,而且只是一个小太监,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