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2年,也就是汉文帝前元二年,刘恒又重新恢复了原来的赵国和梁国。
为了区分,刘恒又把刘章改成了城阳王,刘兴居改成济北王,算是彻底得罪了这两个侄子。
因为宗室们集体抗议,赵国和梁国乃是富庶之地,在高帝年间就设立,想要废除,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刘恒本来也没打算彻底废除,就当时为了解决刘章和刘兴居的问题,才暂且废除。
刘恒封了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刘揖为梁王,顺便给小儿子刘武封了淮阳王。
当然,这刘遂也不是随便分封的。
在苏云和陈平的建议下,刘恒给刘遂下诏,诏书的大概意思就是:你现在为王,富贵了,可是你弟弟刘辟强还是寸土没有,不如把你的巨鹿郡取一部分,划出个河间郡,给你弟弟做封国。
刘恒都这么说了,刘遂还能说什么?
刘遂只能乖乖交出了封地,划给了弟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削弱。
有苏云、陈平从中辅佐,刘恒轻轻松松就削弱了宗室的势力,将天下最富庶的赵国给肢解了。
————————
三月,韩信处理好了一切,带着儿子韩滢回到了长安。
师傅又外出云游去了,苏云就是想孝敬也孝敬不到他。
苏云在城外给韩信父子二人安置了一套房产,二人从此又在长安定居了下来。
为了防止身份泄露,之后父子二人还是改姓了楚。
楚信现在日子过的也不错,一般不出门,家里没菜了,就安排儿子楚滢出去买菜打酒。
苏云偶尔会来找他喝酒,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等苏云闲下来,刘恒便叫来了刘启,行过拜师礼后,苏云就正式成为了刘启的先生。
小时候的刘启还是很听话的,不仅一点也不叛逆,而且对学习也很上心。
刘启现在还小,教不了什么,也就教教认字和简单算术,帝王心术什么的教他也学不会。
但是刘启很聪明,基本上一点就通,教过的东西一遍就会,连苏云都不禁感叹:
这孩子真是神童啊!
苏云现在是上午进宫给刘启授课,下午要去帮刘恒处理朝政,也是忙的不亦乐乎。
授课很快结束,苏云整理了一下,准备要走的时候,却被刘启叫住了。
“云伯,父皇说了,让你留下和我一起吃饭,吃完饭后直接去父王宫里处理朝政。”刘启瞪着大眼,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
刘恒从来没在外人面前叫过自己云哥,这孩子喊他云伯,可把他吓坏了,“你可是太子啊,谁教你这么叫的?”
“是父皇啊,父皇说他喊你云哥,叫我喊你云伯,除了上课的时候喊先生,只要没人的平时都要喊云伯。”
苏云松了一口气,既然是是刘恒让叫的,那就没啥事了。
按辈分,让他叫自己一声伯伯,也不吃亏。
看着宫中内侍送来的两碗小米粥、两个小面饼和两碟小菜,苏云真是惊呆了。
“孩来,你就吃这个?”
看着刘启摇了摇头,苏云才放下心来,这才对嘛,皇太子怎么可能吃这么简陋呢?
“这不是我自己吃的,这是我们两个人的饭,一人一半啊!”
苏云:??????
……
这点东西,苏云全部吃完连个半饱都没有,这刘启还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让他只吃这种东西呢?
苏云赶到未央宫时,刘恒也在吃饭,而且吃饭也没舍得放下手中的奏章,眼神片刻不离奏章。
听到脚步声,刘恒才抬起头来,“云哥来了,快坐快坐。”
苏云走上前来,看到刘恒吃的和刘启一模一样,只是饼大了一点。
苏云揪起他手里的饼,质问道:“你就吃一个饼,和这么一小碗米汤?而且你给你儿子吃的也是这东西?”
面对苏云突如其来的质问,刘恒呆住了,结结巴巴的回道:“不…不然呢?只吃一个饼,实在…实在是吃不饱啊!”
苏云真的是震惊了。
他是想问刘恒为什么吃这么少,吃这么差,刘恒回的是再少吃点吃不饱……
“你干嘛这么亏待自己?你们父子俩还年轻,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况且你每天还要处理这么繁重的朝政,吃这么点哪行啊?”
刘恒皱了皱眉头,摸了摸后脑勺,笑着回答道:“原来是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