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三侄子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刘恒是真的怒了。
连在场的侍卫都被吓到了,虽说能当上皇帝的侍卫应该很沉稳,但是他们跟着皇帝已久,从来没见皇帝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刘兴居愤怒地站起身,若不是侍卫拦着,他现在真想冲上前刘恒拼命。
可刘恒接下来的话,他一句也反驳不了……
“你也有脸提太祖高皇帝!
是,在倒吕过程中,我是寸功未立,你们三兄弟是立了大功,可我是被功臣集团提上来的,这皇位是我想坐的吗?
你以为这皇位这么好啊,三年以来我睡过一个安稳觉吗?咱俩年龄相近,你看看你的精神状态,再看看我的精神状态,你看看我登基三年像苍老了十岁!
是,你心里不公平我理解,你造反我也理解,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就不该去勾结匈奴!
你自己去看看,就因为你勾结匈奴,匈奴20万大军压境,边境上多少无辜的百姓,就因为你!因为你他们全死了!
就算匈奴不是你引来的,你造反又死了多少人?他们都是一个个无辜的生命!
你这个害死他们的人,还在这好好地活着,可他们呢?他们呢!”刘恒声嘶力竭地吼着,他是真的恨透了刘兴居。
重重地喘了几口粗气,刘恒平复了一下情绪,“朕以性命发誓,你的大哥二哥不是朕害死的,朕也很心痛,可这不是你造反、不是你害死那么多人的理由!”刘恒说着,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刘恒吩咐侍卫退下,一把砍开了捆着刘兴居的绳子,将宝剑递给了他,“你要恨你四叔,现在就来吧,我给你机会。”
“来——!”
刘恒说着敞开了胸怀,没有做任何防备,任由刘兴居去刺。
刘兴居牙间打着哆嗦,早已泣不成声……
他本以为这次犯下滔天大罪,四叔会疯狂的折磨他,将他折磨死,可没想到……
“四叔!是侄儿错怪你了……”刘兴居说着,提起佩剑架在脖子上,流下了两行悔恨的眼泪……
临死之际,他看到了无数匈奴人践踏过的村庄,无数死在匈奴人刀下的冤魂,还有这次因他造反而无辜死伤的官吏百姓。
他终于醒悟了……
泪水滴到剑上,和血融在一起,刘兴居却再也无法弥补他的错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
刘兴居自刎了。
他不想让自己的四叔再背上谋害亲族的罪名,也给了自己一个体面。
刘兴居的叛乱虽然平定了,可匈奴仍然没有撤走,依然威胁着汉朝的边境。
汉朝这边一直封锁消息,匈奴只知道刘兴居已经造反,不知道国中的情况如何了。
这几天灌婴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试探了一下匈奴的具体情况。
即便如此,右贤王还是没打算撤退。
毕竟手里有着20万大军呢,你手里要有20万大军,你比他更疯。
—————————
汉匈边境。
刘恒返回长安后,苏云也就搬来了前线,不用再两头跑了。
一名通报士兵走了进来,“拜见监军,大将军派我来邀请您,叫您去开会呢!”
苏云正在吃饭,赶忙应了下来:“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打发走了通报士兵后,韩信走了上来:“我做你的亲兵,跟你一块去呗,正好我也想看看我调教出来的大将军灌婴到底怎么样?”
苏云点了点头,但还是不放心地嘱咐道:“去可以,但是你可别乱说话啊!
还是那句话,你的声音我没改变,灌婴又听过你的声音,你要是乱说话,说不定能认出你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韩信连连点头,将苏云的话记在了心上。
—————————
中军大营。
灌婴站在最中央,虽然年老,却更像一个沉着冷静的统帅了。
其他将军分于左右两侧,按官职大小右一左一右二左二依次排列。
苏云走了进来,看着大家都站好了,急忙朝着灌婴行了个军礼。
灌婴笑着回应,“我都听说了,这次平定刘兴居的叛乱,你出了很大的力,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啊!”
这话苏云哪能接啊,必须客气回去:“哪有哪有,如果没有大将军在前线挡住匈奴大军,又怎能平定刘兴居的叛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