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陈王的折子,可不是这样说的。
陈王说庞帅司的水军和江怀护卫不力,又说英国公府偏向萧晏,再诉了一番自己受伤的苦楚,也要皇帝做主。
皇帝冷哼一声,怒道:“这一个个的,是觉得我一日日太闲了?真是没一件顺心事。”
张公公笑道:“陛下莫气,生气伤身啊!”
“我倒是不想生气呢,你告诉我,一个个都来找我诉苦,我如何做?”
张公公笑道:“既然是皇子们的玩闹,就各打一板罢了。”
皇帝想了想,看了一眼张公公,拿笔敲了他手臂一下 ,骂道:“嘿,老家伙,这笔给你,净会出主意。”
“老奴这手,哪里提得动这笔啊。”
皇帝冷哼一声,脸上却明显高兴了些,是了,陈王和萧晏各打一板,以示惩戒。
“这两个倒好说,莱州那边可怎么办?”
张公公替皇帝倒了新茶,笑道:“老奴记得庞帅司昨日又上了折子,说起夷国的战事,陛下不如看看有没有法子两事并处。”
皇帝一拍脑门,想起来了,他只顾着处理这桩事,倒把要兵器的事儿忘了。
“哎呀,你怎的不早点提醒我。”
张公公垂下眼,连忙从最底下把折子照出来递上去,笑道:“都怪老奴,这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
皇帝看了折子,却是要兵器的,脸上有些不快,这北边找他要兵器粮食,这南边也找他要,如何顾的过来。
“这老家伙,找我要兵器呢,年年都在要。”
张公公提醒道:“陛下,水军不比其他,兵器折损的快,丢了也找不回来。”
“朕当然知道,这还需你提醒我?”
皇帝放了折子,让张公公派小内监宣兵部尚书谢高来,此番萧慕得罪了庞帅司,便先替他解决兵器的事儿。
提起谢高,皇帝想起谢家二爷来,三年前似乎提了儋州刺史,说起来前两日还晃眼看到他上的折子了,想着等会儿要接见谢高,先看看他二弟的折子,待会儿也能寒暄几句。
遂在地方官的折子堆里找出了谢瞻那份,漫不经心打开看了看,目光逐渐亮了起来。
谢瞻意外发现藏银?数额较大希望他首肯运送入京?
皇帝又看了一遍折子,又看了看日子,确实是前几日的折子。
“哈哈哈,这个谢瞻。”
张公公刚安排了人进来 ,就见着方才还阴沉沉的皇帝喜笑颜开,笑问:“这是哪位大人的折子,陛下如此开怀。”
皇帝将折子递给他,笑道:“你看看,我就说这个谢瞻是一员福将啊!三年前,他带着县里躲过了洪水,如今又在儋州发现了宝藏,你说说,这人,真是……”
皇帝显然很开心,张公公附和道:“还是陛下你慧眼识人,若不是陛下调谢大人去儋州,哪里会有这些运气呢!”
“你就贫吧!”
皇帝开心的拿过茶盏大饮了一口茶,笑道:“这个谢瞻,真是不错。”
没一会儿,谢高来了,见皇帝和颜悦色,很是意外。
皇帝立刻将谢瞻在儋州发现藏银的事儿说了,还说要奖赏谢家,谢高自然是千恩万谢。
随后皇帝让谢高调一批武器送往莱州,可武器库空虚,只剩了短刀,不足以对抗夷国,谢高也无法,只能如实禀明。
“陛下,这两年兵器大都送到了北边,各地军队武器又正值三年一换之际,确实拿不出来。”
皇帝黑着脸。
谢高又道:“如今,尚有州府已经六年未换兵器了,实在没有武器送往莱州。”
“若是现在赶制呢?”
谢高斟酌片刻才道:“若是一般的兵器就罢了,可是陛下你是知道的,莱州那边,和其他的自来不同,水上用的兵器更费时费力一些,三年前工部制的器样,庞帅司也并不满意。”
皇帝捂额,此事他有印象,三年前便着工部改进,只是至今未将新的武器呈上来。
“着工部连夜赶制,尽快将器样呈上来。”
…………………………………………
儋州,谢府。
谢宁让庞四去打听黄九郎,半日不到,便有了消息。
“姑娘,那黄九郎昨日酉时出府,带了两个小厮,直往西街南风馆去了,今日巳时才出来。”
南风馆,谢宁是知道的,与一般消遣的地方不大相同,里面不是娇俏女子,而是俊俏小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