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立功不少啊!
梁王萧遇垂着头,掩住眼底的凉意。
张公公继续道:“同银子一道送来的还有诸位看到的兵器竹戟二十支,着工部依样赶制,速速送往莱州。”
工部尚书连忙接了口谕。
皇帝笑道:“诸位爱卿也要像谢刺史那样,多多为朕分忧啊!”
“臣等自当尽心竭力。”
皇帝此番为的就是借谢瞻的事儿,好好敲打敲打诸位朝臣,见目的已经达到了,便让张公公颁发旨意,赏谢瞻黄金千两,特赐京中两进宅院,其余的等年底各地方官进京述职后再行封赏。
旨意一出,不仅是陈皋,连王祈也愣住了,皇帝向来注重各世家平衡,如今却对谢家大行封赏,赏了金银宅院不说,看样子谢瞻的职级还要升一升?莫非要调回京都了?
朝会后,又有数位大臣来向谢高祝贺,谢高脸都快笑僵了。
陈皋领着几位大人,朝谢高祝贺道:“谢尚书,真是可喜可贺啊!我看,很快我们大齐就要重现一门两公卿的美谈了。”
时下为了防止一家独大,是不可能让一家同时有两人入内阁的,陈皋这分明是取笑。
“陈尚书说笑,我看令公子博学多才,长袖善舞,倒是比我那二弟更能为大齐分忧。”
调侃嘛,谁不会呢?
谢瞻要入内阁,得他这个大哥致仕,同样的陈三走动得那样勤,也得陈皋这老家伙没了才能步入公卿,谁也别笑谁!
果然,陈皋冷笑了两声,甩手走了。
谢高登上车,却觉得脑袋嗡嗡的,满耳尽是那些大人的恭贺之词,莫名的烦躁。
谢瞻以往在京都时,三年憋不住一个响屁,在司库底下任个六品小官,一当就是七八年,这一遭被贬去了宛县那穷乡僻壤,怎的突然就一鸣惊人了?
三年多的时间,从八品参军到七品知县,更是连跳数级升任从四品刺史,看皇帝的意思,也不知年下是不是还要濯升,怎么他升官就那么容易呢?
可看他这几年,为了个二品尚书令,点灯熬油似的,陛下却迟迟不表态,任凭他同陈皋你争我夺,帝王心思难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