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那意思就是自己是为了支持先帝的大业才万般无奈霸占了孔氏家业,完全情有可原!
&esp;&esp;顾珩也被此人不要脸的程度惊到了,看着他的目光仿佛能结出冰来,轻启薄唇:“今儿一早,李志就求到朕这里来了。因为你不肯配合他查案,他只好请求朕允许他查阅当年你献上来支持父皇打江山的财物名录。”
&esp;&esp;听到这儿,柳如海的脸色陡然一变——当年进献的财物都登记造册过的,只要一对比,他就彻底完蛋了!
&esp;&esp;柳如海再不敢有侥幸心理,咚咚咚地磕起头来,哀求陛下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他愿意把手头上的所有财产都物归原主。
&esp;&esp;顾珩一哂,语气嘲讽至极:“你占了人家的东西,还给别人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竟然还敢以此讨价还价?”
&esp;&esp;柳如海的身体晃了晃,知道这事不能善了,忍痛说道:“微臣愿意还回爵位,恳请陛下看在我过往的功劳上饶我这一回。”
&esp;&esp;顾珩好笑:“你的爵位是献了妻主家的财产得来的,要说功劳也是孔家的,你用侵占来的功劳相抵自己的过错可不能够吧?”
&esp;&esp;听到皇上这么说,柳如海一脸绝望。
&esp;&esp;完了!陛下是动真格的!
&esp;&esp; 渣男的下场
&esp;&esp;顾珩很快就准了府尹李志的请求,允许他查看对比当年柳如海进献的财物名录,并安排了户部的官员对接此事。
&esp;&esp;百姓们知道后都不住地夸赞永安帝公正严明,本来还以为柳美人那层关系,陛下多多少少会偏帮诚意伯,现在看来完全是他们多虑了!
&esp;&esp;李志那边更是卖力,没出几日就查清了所有事实,也不敢耽搁立马写成折子呈到了陛下桌上。柳如海如今还是诚意伯,勋贵的罪名不是他能定的,他作为府尹只能如实陈述事实。
&esp;&esp;至于最终如何,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esp;&esp;在每月一次的小朝会上,顾珩就此事询问了众臣的意见,根本不用他暗示什么,大家都纷纷表示要严惩诚意伯——抄家夺爵,下狱流放都还是轻的,更有人提议应把他处以极刑,以告诫天下所有的赘婿要安守本分!
&esp;&esp;顾珩浅浅一笑,询问李志的意思:“爱卿是这案的主审,抛开他伯爷的身份,你会如何判罚?”
&esp;&esp;听话听音,陛下说出“抛开伯爷身份”就证明柳如海的爵位是无论如何都保不住了。
&esp;&esp;那李志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柳如海的案子很清晰,谋害孔大娘子的证据不足,但身为赘婿侵占妻主家产的罪名确凿无疑,不考虑他勋贵的身份,自己的判罚就是——返还孔家家业,再流放三千里,永不得返。
&esp;&esp;顾珩微微颔首,淡然地说了个“可”字。
&esp;&esp;这样一来,诚意伯府首先就要被抄家夺爵。只不过,问题又来了——诚意伯是通过献金得来的爵位,他的钱财虽来路不正,但确是实打实地帮助了先帝夺取天下。
&esp;&esp;人虽有罪,但银子无罪啊!
&esp;&esp;众臣考虑到这一点便提议,诚意伯的爵位不如就“物归原主”,同家业一道返还给孔家人。
&esp;&esp;顾珩也赞同,目光扫了一眼礼部尚书孟尧。
&esp;&esp;孟尧略一思量,斟酌道:“孔家的家业都是孔老爷子辛苦一生所积累,他人虽去世了,功劳却是磨灭不了的,不如先追封他为诚意伯,再由孔家的后人去承袭这个爵位。”
&esp;&esp;众人一听有道理。再说诚意伯这个爵位本也不是世袭罔替,只能承袭三代,追封了一个就只剩两代,也不算特别恩典。
&esp;&esp;大家都没意见。
&esp;&esp;至此,柳如海一案就正式尘埃落定——侵占妻主家产的渣男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esp;&esp;上京城的百姓对这一结果也感到大快人心,无不奔走相告、举手相庆。
&esp;&esp;柳如海流放出发的那一日,众人还用烂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