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是!”大理寺众人全都洪声应道,脸上都闪着志在必得的光芒。
&esp;&esp;辛苦了这么久,终于能破案了!
&esp;&esp;而此时的姝音却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阻止记忆中的事情发生,是不是为时已晚?可她还是要尽力试一试!只希望还来得及吧……
&esp;&esp;宸元殿里,当钱三听说皇后娘娘来了时,心里一阵诧异却也不敢耽搁,立马迎了出去,把姝音请到了侧殿,才又匆匆去给陛下报信。
&esp;&esp;顾珩一顿,随即就起身而去,脚步还带着些许急切。
&esp;&esp;姝音进宫这么久,几乎从没到前面来找过他。今儿这么反常,肯定是有极重要的事!
&esp;&esp;“二叔。”见到顾珩走了进来,姝音赶紧迎了过去,言简意赅的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esp;&esp;说到最后,她还有些自责,“我知道的也不多,但陆承舆确确实实说过游街那日杀人犯喊了科举有人漏题,我不知道什么杀人犯,也不知道他是谁。但今儿就是打马游街的日子,二叔得想办法阻止这个人,不能让他胡乱嚷嚷,不然没影儿的事以讹传讹流传开,也是会有人信的!”
&esp;&esp;顾珩的眼眸闪烁了两下,顿时犹如醍醐灌顶。
&esp;&esp;……原来这次的坑竟在这里等着他!
&esp;&esp; 千钧一发
&esp;&esp;顾珩把最近发生的几件事用姝音说出的这个结果串起来一想,很快就明白了这里面隐藏的到底是什么阴谋。
&esp;&esp;厉雍这次倒是打得好算盘——不仅故布疑阵,将欲西而示之以东,还打算四两拨千斤,用几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炮制一起根本不存在的“科举舞弊案”。
&esp;&esp;厉雍先是利用会试主考官之一的礼部右侍郎程良养外室一事,制造了他极不体面的意外死亡,然后再把消息放出去,让程良这个存在感并不高的官员在上京城民众的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esp;&esp;并且,士子们在程府门外讨说法的场景,事后也可能被不了解实情的人曲解为士子们是在挞伐程良这个主考官。
&esp;&esp;要把脏水泼给一个已经死了,身上又有污点,又无法为自己辩解的人是很容易的。
&esp;&esp;接下来,就是所谓的“贡士连环杀人案”。这起残忍又引得所有人注目的案子,最后肯定也是为了制造科举舞弊的假象而特意犯下的。
&esp;&esp;这个凶手在被捕时高喊出的那些话,才是他做这些事的真正目的——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投下“科举舞弊”这一真正引爆事件的惊雷。
&esp;&esp;民众得到了这一消息,就会开始合理化的联想——原来凶手杀人的原因,竟是因为在科举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杀的那几个人,肯定就是因为作弊才考上的!不然,他为什么不杀别人,就杀他们?
&esp;&esp;不管事情最后是真是假,这个可能已经在公众心里埋下了种子,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科举舞弊”一事的印象。
&esp;&esp;最后,也就是最重要却隐藏最深的一环——接近长乐的这个叫做葛拾一的新科进士。此人绝对不是什么单纯的读书人,而是厉雍手下的棋子。他和长乐的关系之后肯定会被人撞破,闹到人前,让大家注意到他。然后他再做点什么,故意引导众人猜测他身上是不是也有舞弊的行为。
&esp;&esp;等事情发酵后,他再一走了之彻底消失不见,留下一封所谓的“认罪书”,让所有人都相信永安帝真的为了侄女徇私,把科举的考题泄露了出去。
&esp;&esp;那到时候,自己这个皇帝倒真就是百口莫辩,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esp;&esp;顾珩一哂,漆黑的眸子里满是冰寒之意。这厉雍的手段可是越来越下作了,为了给他找麻烦,不仅杀了这么多无辜的人,还利用了长乐!
&esp;&esp;想到这儿,他就不由得捏紧了拳头,棱角分明的下颌因为愤怒而越发凛厉。
&esp;&esp;看着顾珩难看的脸色,姝音有些担心地握住他的手,满目忧色地问道:“二叔,可是已经晚了,没有转圜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