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摆在大明面前有四大问题必须立即解决:
第一,在山海关,辽东总兵吴三桂已经率领关宁铁骑,在慢悠悠赶往京城的路上。
蛮清还不知道大明京城发生了什么,如果不赶紧防守住山海关,一旦蛮清反应过来,大举进攻,京畿重地必然惨遭屠戮。
第二,李自成还有八万大军,张献忠还在四川肆虐,如果不尽快剿灭,中原腹地又将再次陷入战乱。
第三,朝廷的财政危机依然没有解决,没有足够的银子,大明依然只有死路一条。
第四,北方持续多年的大旱、瘟疫,让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如果不能及时赈灾,就算把李自成和张献忠消灭了,还会出现无数个李自成、张献忠。
就像朱由检临死之前说的,满朝文武皆可杀,朱雄英对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也是深恶痛绝。
但现在的问题是,暂时如果不用他们,根本无人可用。
但他也必须逐步建立一套忠于皇帝的班子,训练一支忠于皇帝的军队。
他再次扫视一圈所有人,然后缓缓开口。
“现在京城危机已经解除,传旨吴三桂,立即率领所有关宁军队撤回山海关驻守,全力防备建奴。”
户部尚书倪元璐出列,拱手道:
“殿下,吴三桂故意拖延进京时间,不及时进京勤王,致使京城差点陷入敌手,实在罪该万死。”
朱雄英何尝不知道吴三桂这个大汉奸在干什么,从辽东到北京,他走了二十多天都没到,纯粹就是不想救。
但问题是,如果此时追究吴三桂,关宁军必然军心大乱,有可能真的会让他们投降蛮清。
而且,朝堂上必然有很多吴三桂的人,如果他现在表现出对吴三桂的丝毫怀疑,就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想到这儿,朱雄英摇摇头。
“倪大人此言差矣。一来吴三桂也没有想到,李自成的大军这么快就会攻陷京城。”
“二来关宁军是带着所有辽东百姓撤回关内,诸多事务,不是像行军打仗这么简单。”
“只要他能守住山海关,不让建奴踏入关内,就是大功一件。”
倪元璐万万没有想到,虞怀王竟然如此袒护吴三桂这个奸贼,还想再说,被朱雄英抬手打断。
“本宫现在不是在征求诸位的意见,是奉太祖和陛下旨意,对大明接下来的政务发布命令。”
“闯贼竟然攻陷京城,江山差点沦丧,内阁不能为君分忧,撤销魏藻德内阁首辅、陈演内阁次辅,交由锦衣卫彻查。”
众臣再次大惊失色。
李若涟接到命令,当即让锦衣卫将两人架了出去。
“京营负有防守京畿的责任,任由闯贼攻陷外城,却无能为力,将成国公朱纯臣、兵部尚书张缙彦斩首示众,家眷全数发配边疆。”
“京营总督李国桢撤销襄城伯爵位和京营总督之职,交由锦衣卫彻查。”
“京营由左都督刘文炳暂代总督,重新整顿京营。”
“内阁首辅由左都御史李邦华担任,左副都御史施邦曜担任左都御史。”
“兵部侍郎王家彦暂代兵部尚书。”
“驸马都尉巩永固,立即从闯军俘虏中,挑选三万将士,组建新军。”
所有人再次大惊失色。
兵部侍郎代理尚书本来是应有之义,李国桢无能,被撤职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从闯贼俘虏中挑选将士组建新军,却让众人惊讶不已,刚刚还是敌人,一下子就成了官军。
更重要的是,大明现在财政危机,重新组建一支三万人的大军,又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
但此时此刻,众人也根本不知道虞怀王还会不会继续追究责任,他们也不敢开口。
朱由检说道:
“殿下,如今,大明财政危机严重,根本无力支付现有将士的饷银,再组建三万人的新军,实在无力承担。”
朱雄英笑了笑。
“陛下放心,我自有办法。”
李邦华现在是内阁首辅,所有事情现在他都要承担责任,看朱雄英说财政危机他有办法,也就没有多问。
“殿下,就算财政危机能够有办法缓解,可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北方持续多年大旱,粮食几乎颗粒无收,朝廷根本无力赈灾。”
朱雄英摆摆手。
“李大人,北方大旱的事儿,我自然有办法,你不用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