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林骁辰回来的第二天也恢复了上工模式。
播种麦种首先是大队里的两头牛,两头骡子,一头驴为主要劳动力,负责犁田。
犁出来的大土块,这时生产社员们负责把土块打碎,打松。
大队里也有耘耙,但没有那么多牛骡去耕田啊。
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很多都是靠人力去完成。
不像90年到20年时候是犁田和耕田一步骤,都是机器完成就可以了。
手脚麻利的分一块田,手脚慢的又划一边。
林骁辰属于中等稍微上游那一批。
“林知青啊,听说你二胎是个闺女。”一个婶子问道。
“是呢,是个女儿。”林骁辰笑着回道。
“这下儿女双全了,林知青好福气啊。”
旁边一连生了四个男娃的大姐,语气很是羡慕,刚开始连生三个男娃感到腰板特硬,后面随着小孩长大后,头倍痛,后面第四胎想着最好生个女娃,结果还是个男娃,现在都不敢生了。
“要我说啊,生女娃有什么好的,多生男娃才好。”不远处谭兰阴阳怪气道。
林骁辰听到,立马停了手里的工作,抬头目光冷厉看着谭兰。
“谭大婶是对大领导有什么不满嘛!”林骁辰直盯盯看着谭兰道。
“你瞎说什么啊,我什么时候对大领导不满了。”
谭兰跳脚,城里来的知青就是不懂尊老爱幼,乱给人扣帽子。
“大领导曾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你现在又说生女娃没有用,就是说女人没有用,这不是在说大领导说的不对么!”林骁辰一字一句道。
“就是谭兰,我也听过,平时叫你少打儿媳妇,多把心思放在正道上。”
大队长媳妇梁小茵跟着附和。
谭兰听到慌了,寻了个借口就跑了,还撂了一句:“我没有不满,我没有说过。”
“这谭兰也太不像话了。”田埂上一号大婶道。
“就是,自己都是女人,还看不起女人。”田埂上二号大婶道。
“就她家现在过得日子,鸡飞狗跳的。”田埂上三号大婶道。
在谭兰走后,大家有条不紊,有说有笑得把脚下土块打碎,打松。
就这样打松好一块田地就播一块麦种,等所有田都打松完了,前面陆陆续续播的麦种也开始发芽了。
然后大家要给发了芽的麦苗浇水,因为在犁田之前,田地已经提前施肥养田了,所以大家等麦苗生出来浇完水,就可以陆续闲歇着了。
隔几天给麦苗浇一次水,等半个月左右后,大队里就安排大家去给麦苗除草了。
在众家大队农作物有以下这些;
农历二月中旬种稻谷,六月左右收。
农历三月头种黄大豆,九月中旬收。
农历三月中旬种玉米,八月中旬收。
农历四月中旬种红薯,八月头收。
农历五月中旬种花生,九月头收。
农历九月中旬种麦子,十二月收。
收了粮食还有晾晒,农作物在地里中途时不时的给庄稼施肥,浇水,除草等等等。
所以有闲暇的时间,大家也是干自家自留地,上山捡柴等等。
一年到头像个陀螺一样。
今天是农历十月十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麦苗已经进入了不用太多人侍候的阶段。
林骁辰虽然疼爱闺女,但满月还是低调。
“辰哥,真的不叫大哥二哥他们过来么。”
陈小妹很疑惑,按道理宠笑笑比小石头多,但今天闺女满月就炒两个菜,连爹娘都不叫过来吃饭。
林骁辰看着媳妇,想了想还是对她说一下,道:“小妹,从今天开始,除了过年,我们两家就要少聚了,平时也不用给糖果那些让小石头带出去,吃完了才能出去玩。”
陈小妹听了有些担心:“辰哥,是不是又像以前那段时间?”
“你不用担心,该过的还是过,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只不过咱们低调些总没错。”林骁辰安慰道。
“行,我到时候也和爹娘他们说一下,我们都是普普通通老百姓。”
林骁辰前面买那么多肉也是有原因的,一是肉票要过期了,二是媳妇要生了,顺便都买了。
林骁辰打算晚些也和京市老家那边说下,不要经常寄东西过来,一年一次包裹,两次通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