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爷爷用像庙会上唱戏人的腔调喊,“我的乖孙子给我端着馍来了。”
杨否比妈妈先走进主房,一进门就被爷爷开头那句“哎呀”吓一跳,以为他又生气发脾气,还好是虚惊一场。他把那碟馍放到爷爷旁边的柜子上。完成一个小任务,他骄傲地舔了舔嘴巴。妈妈把那一大碗土豆丝菜递给爷爷。
“真真的呢?给真真端过来,我们爷孙俩一起吃。”爷爷高兴地看着杨否说。
“为什么要一起吃?”杨否心里不情愿地嘟囔,“你吃你的不行吗?我的太烫了,我要等会儿再吃。”他假装没听见,蹦蹦跳跳地跑出了主房。
7
吃饱饭后,杨否开始觉得无聊。本来他想找余小琪玩,但是余小琪说这几天要准备念书的事,不让他找她玩。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好玩的,没精打采地走进厨房,妈妈正在厨房洗碗。
“妈妈!”杨否嘟着嘴喊道。
“怎么了?”妈妈回答。
“没事干呀!”杨否无聊地说。
“没事干就来帮我洗碗!”妈妈说。
“哼……”杨否不情愿地哼着。
“你先忍一会儿,今天你奶奶和你两个姑姑不在,我带你出去转转。”妈妈说。
“好啊好啊!”杨否一下子来了精神,兴奋地回答。
“等我洗完碗,收拾好厨房就走。”
“那我帮你收拾!”
8
龙山镇是个不起眼的小镇,杨否爷爷家在小镇上很普通的位置,靠着马路,这条马路本地人叫“老马路”。说到马路,杨否知道的是,小镇有两条主要的马路,都是东西走向,穿过整个小镇。
一条是水泥石子铺的马路,很宽,马路两边有各种各样的店铺和砖瓦房,每到逢集的时候,人很多很热闹。因为是用水泥石子新修的,所以本地人叫它“新马路”。
另一条是用土铺的马路,说是用土铺的,其实就是原生态的土路,因为走的人多了,路面形成一层比较硬的土壳,就成了马路,为了和“新马路”区别开,这条路经常被叫“老马路”或者“旧马路”。老马路不宽,但也能走车走马,是不能少的路,比起新马路,这里冷清得多也旧得多,两边都是矮矮的黑瓦泥屋。
两条马路不是完全分开的,在它们之间有很多几条小路和巷道。
杨否以为妈妈要带他去集市玩,可是走了半天都还在老马路上,没走通往集市的新马路。他开始不耐烦,问妈妈:“怎么还没到,我们要去哪儿啊?”
“我们去聪聪妈妈家玩一会儿,你可以和聪聪一起玩。”妈妈说着拐进了一个巷道。
“去聪聪妈妈家干什么?”杨否问,听到不是去集市,他不太高兴。
“你不是没人一起玩吗?我给你找个人一起玩。”妈妈说。
杨否撇撇嘴没说话。
9
妈妈推开眼前的木门,一个狭小但整齐干净的土院子出现在杨否眼前,土院子边上还有几间砖房。
院子里没人,妈妈站在门口喊着一个杨否不太懂的名字。
院子里的一间房子走出一个女人,个子比妈妈高,但是脸比妈妈黑,她一看到妈妈就笑着眯起眼睛。“快进来,快进来,到屋里。”她走到妈妈身边温柔地说。
妈妈带着杨否走进女人的房间,房间里很暖和,比他和妈妈住的房间暖和多了。
“你吃饭了吗,我给你们做点饭?”女人热情地问。
“吃过了,刚洗完家里的碗,说过来看看你。”妈妈笑着回答。
“你好久都没来了,你婆婆是不是又……”
后面的话杨否没心思听,转身走出房子。
走到院子里,杨否大概看了一圈,没找到感兴趣的东西,他一会儿走到东边摸摸墙,一会儿走到西边抠抠土,烦得不行。
杨否在院子某个墙角蹲着,突然听到背后有脚步声,他以为是妈妈从房子里出来,刚要转身看,突然被一双手捂住眼睛。
“你猜我是谁?”一个故意变细的声音在背后问。
这里是聪聪妈妈家,除了妈妈和聪聪妈妈没别人,如果有人在这里跟他玩“捉迷藏”,那肯定是——他马上想到最可能在这里的人——“聪聪。”杨否回答。他转身一看,果然是聪聪,身上挂着一件松垮的短袖。
“怎么一下就猜到了,真没意思。”聪聪原本得意的表情一下没了。
“我也觉得没意思。”杨否也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