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五人被编为一组,这显然是教官们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们选择鬼七而非陶晓敏加入林毅所在的小组,很可能是基于第一阶段考核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考量。在第一阶段的考核中,鬼七展现出了他的隐秘行动和快速打击的能力,这些特点与林毅、谢婷、陈锋和王大力的战斗风格形成了互补。
林毅作为小组的核心成员,他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具有出色的战术规划和现场指挥能力。他召集了小组成员,开始了详细的任务分工和战斗协作方式的讨论。
“鬼七,你的隐匿和侦查能力是我们小组的一大优势。”林毅对鬼七说,“在执行任务时,你负责侦查和搜集情报,为我们提供敌人的动态和环境信息。”
谢婷,以其卓越的战斗技巧和冷静的头脑,被分配为小组的突击手:“谢婷,你的任务是快速突破敌人的防线,制造混乱,为我们的进攻创造机会。”
陈锋,以其迅猛的刀法和敏捷的身手,被指定为小组的近战主力:“陈锋,你将是我们小组的利刃,负责近战交锋和保护队友。”
王大力,以其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坚韧的防御,被安排为小组的盾牌:“王大力,你的力量和防御是我们小组的坚实后盾,你将保护我们免受敌人的直接攻击。”
林毅自己则承担了小组的战术指挥和远程支援:“我将负责战术指挥和远程支援,确保我们的行动协调一致,并在必要时提供火力支援。”
林毅五人根据各自的特长和能力,进行了细致的分工。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精确的分工和默契的协作,才能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他们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战斗情况,制定了应对策略,并进行了模拟演练,以确保在真正的战斗中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响应。
在商量好战术后,林毅五人决定利用基地内的“虚拟意识”空间进行合练。随着设备的启动,他们的意识被传送到了一个广阔的虚拟训练场中。
林毅首先带领团队进行了基础的配合训练,包括队形变换、信号传递和基本的攻防演练。在虚拟空间中,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战术组合,直到找到最佳的配合方式。
每个队员都展示了自己的特殊技能,如谢婷的快速突击、陈锋的精准刀法、王大力的强力防御和鬼七的隐匿技巧。他们通过模拟不同的敌人和战斗环境,磨合各自的技能,使之更加适应团队作战。
林毅根据之前讨论的战术,设计了多种战斗情景,包括城市战斗、丛林潜行和高地防守等。队员们在这些模拟情景中不断调整战术,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为了测试团队在高压环境下的表现,他们特意设置了一些高难度的模拟战斗,这些战斗中包含了时间限制、资源匮乏和敌人数量优势等压力因素。通过这些测试,队员们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有效沟通。
每次模拟战斗结束后,林毅五人都会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复盘,讨论在战斗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提高了战术执行能力,也增强了团队之间的信任和默契。
通过在“虚拟意识”空间中的合练,林毅五人不仅更加熟悉了各自的作战特点和技能,还提高了团队的整体配合度。他们知道,虽然虚拟训练无法完全模拟实战的复杂性,但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和进步。随着合练的深入,他们的信心和准备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实战任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天后,林毅小组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合练,信心满满地来到了临时基地的任务大厅,准备领取他们实战训练的第一个任务。任务大厅是基地内最为繁忙的区域之一,它不仅是任务分发的中心,也是信息交流和资源调配的关键地点。
任务大厅内部宽敞明亮,高高的天花板下悬挂着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滚动播放着各种任务信息和实时更新的积分榜。大厅内人来人往,各个小组的队员们都在认真地查看任务列表,讨论着各自的计划。
任务发布区是大厅的核心,那里有一排排的终端设备,队员们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接领任务。终端前站着许多队员,他们或在认真阅读任务详情,或在与队友讨论任务的可行性。
信息交流区是队员们分享情报和经验的地方。这里贴满了各种手写的信息条,内容包括任务提示、装备交换、战术讨论等。一些队员聚集在这里,交换着各自的见解和建议。
资源调配区负责为执行任务的小组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