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知小年一上来就行大礼的行为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不过扶摇子还是挺照顾他这位相差几十岁的小师弟的。
这还正是,震惊扶摇子一整天。
原本以为,今天师叔他老人家带回来一个弱冠之年的弟子,已经够他们这群师兄弟震惊的了。
没想到,自家师父更离谱,收了个十五岁的徒弟也就算了,还让人家自己大老远自己跑过来,实在是有些……太不靠谱了些。
刚好方才便是要给风行子介绍一下诸位师弟的,现在正好,两个一起,就不用单独介绍了。
在自家大师兄悉心介绍下,在场包括风行子,扶摇子在内的二十位师兄,他算是一一认识了。
也就是说,加上他,整个云台观的二代弟子中,足足有二十一人。
其中十九人,都是自家师叔的弟子。
除了感慨师叔真能收弟子之外,他还能说什么。
风行子被安排住处去了,而他此刻则是要去找他的好师叔,把自家师父的信件,和物品交给他,这才算完事。
“师兄,我们不是要去找师叔吗?怎么爬山了?”
啊这,一开始,知小年还以为自家师叔就在云台观中。
毕竟不论是之前师父的话,还是自家这位大师兄之前的言行,无不表明,这位师叔就应该在云台观。
“咳咳,师叔他老人家,嗯……不喜喧闹,将风行子带回来后便上华山去了。”
好吧,终于知道云台观为什么要修在华山峪口了。
这是把华山给圈成了自家后山了,难怪,难怪……
原本见到这么多师兄里边,除了自己和大师兄,都是师叔的弟子,知小年还以为自家这位师叔是个顾家之人。
现在看来,有点顾家,但是不多。
不过现在想来,自家师父还是有点水平的。
不管师叔收了多少弟子,可师父收下的两个弟子,却是包揽了第一,和倒数第一。
不明就里的人一看,大师兄和小师弟都是麻衣道人的徒弟,那其他人还有跑?
爬了半个时辰,知小年有些遭不住了,肚子不停抗议不说,腿脚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些不太听使唤。
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这一不小心,说不定小命就交代在这见师叔的路上了。
果然,想见师叔这种高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师兄,还有多远?”
“师叔以前喜欢在朝阳峰博台上看风景,不远了,前边就是金锁关了。”
“我……”
“师父传下来的功法,师弟还需用心习练才是,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请教师兄。”
好吧,他师兄这是把他的表现,归结为修炼不到家的原因。
想想也是,虽然寄居在长棋子的小道观里边之时,他师父一日三餐不曾断过。
可听长棋子和师父调笑之时的话语可知,他们俩其实都挺耐饿的。
以前他还以为是开玩笑,现在看来,未必不为真。
至少午时已过,自家这位师兄此时就完全没有表现出饿了的样子。
其实扶摇子心中也在诧异,自家这师弟看样子体内真气尽数转为先天真气,看样子已经算是入门了才是,为何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这可不像是先天之人该有的表现。
就算不能辟谷,可一顿不吃,也不至于此才是。
心中虽然奇怪,不过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能隐晦提醒,有什么不解之处,可以向他提问。
奈何,知小年现在头晕眼花,完全没能领会自家师兄的好意。
华山东峰,有一石台,相传汉武帝时,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到华山去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台上,故得名“博台”。
后来传闻赵匡胤就是在这个博台上,将华山输给了自家这位师兄。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便在此建了个铁亭。
特殊时期,铁亭被毁,后重建石亭,取名“下棋亭”。
当然了,现在还没有亭子,也没有亭子里的残局,只有一座空落落的“博台”。
而此时,他们俩师兄弟上来之时,并没有看到什么贤者隐士,也没有什么残局棋台。
只有一个老道、一堆火,以及……火上的烤肉……
看这打扮,不用说,和自家师父就是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行为爱好都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