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多次没自爆,扶摇子这才确定,自己成了……
“师兄!”
知小年一脸激动,就差上去给他一个熊抱了,不愧是他师兄,就是厉害。
青衣的表现,就要矜持多了,在一边拂须微笑,一副后继有人的欣慰模样。
不过和知小年一样的是,他眼里,有光!
等气氛不再那么热烈之时,扶摇子这才将他的心得一一道来。
根据他的说法,他是从纯阳派的阳神中,领悟出来的。
之前他和张季文有过交流,他们炼神一脉,一开始,就是先天。
婴儿出生,便是先天转后天的开始。
不过其自带的先天之气,却不会直接消散,而是会缓慢的逸散,这便是长大的过程。
可逸散的同时,也会被自己的身体吸收一部分,这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炼神,便是通过观想存神,以期达到内观的境界。
这第一步,就刷下了五成没有定性之人。
通过内观,可以确认先天之气的藏身之所,接下来便是以先天之气养神,使“神”壮大到一定地步之后,便可在长辈的守护下,引天地灵气灌体。
这入门第二步,考验的便是经脉的先天韧性,这点不难理解。
第二步成,则可吸收天地灵气,生成他们所言的“法力”,滋养元神。
待到“元神”强大到一定地步,便可以“元神”吞七魄。
壮大元神的同时,还能强化法力对道体的洗涤,这点并不难理解。
可他们不成,他们本就习武,哪怕再怎么不注重练体,体魄也会被动增强。
体魄增强,七魄自然会随之强化,所以他们和纯阳一脉,才会更强调静心宁神。
否则元神无法压制七魄,容易意气用事,这也是江湖中人的通病。
可他们主修炼气,炼气越强,炼神越方便。
可炼气会被动强化七魄,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炼气越强,便越是难以炼化七魄。
这才是他们都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的原因。
不过纯阳一脉的阳神,应该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
其中炼化“阴渣”在扶摇子看来,应该是指七魄,就算不全是,也应该有一定因素在里边。
“可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啊?”
知小年显然不太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不由出言打断自家师兄的长篇大论。
相对来说,两眼放光的青衣,显然明白了其中原理。
“小年,你可知晓,我等修炼的真气叫什么?”
“少阳气!”
想也不想,知小年便报出正确答案。
“那纯阳一脉修炼的真气叫什么?”
“纯阳气!”
“知道两者的区别吗?”
“不知道。”
“果然诚实。”
知小年:“……”
您老这是在夸我呢,还是在损我?
“咳咳,师弟,给你个提示,为什么我们修炼真气的同时,还要观想存神?”
“元神渐染真气,可让真气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掌控入微。”
“那师弟你再想想,七魄的力量,是否会掺杂其中?”
“应该会吧……原来如此,所以我们修炼出来的,叫少阳气,而他们修炼的真气中,摈弃掉了七魄的力量,所以他们修炼的,叫纯阳气,是这样的吗?”
“孺子可教也,这就是为何我们两脉同出一源,他们可以练就阳神,而我们却不可以的原因。”
青衣拂须,老怀大慰。
心情好,连带这个小师侄都顺眼了不少。
知小年算是懂了,他们修炼的少阳气,说是炼神,自然会同时增强元神和气魄。
而纯阳气,只增强元神,压服吞噬气魄之时,便不会遭到激烈反抗。
毕竟力量悬殊摆在那里,他们就不行了,要是硬来,说不定会把自己搞成神经病的。
至于龙虎山他们,则是完全没有这个顾虑。
不过问题又来了,“那师兄,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青衣也是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家这位天才般的师侄,期待他给出的答案。
“其实很简单,我是最近探索窍穴之时发现的。”
这么一说,青衣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