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正的玩大兵团作战,努尔哈赤和多尔衮不怕。
偏偏戚继光玩的游击战,在大凌河堡一线采取积极防御,又在后金辖区采取游击战术。
袁可立在其后方同样打的是游击,戚继光和袁可立互相策应。
搞得后金四处救援,疲惫不堪。
要面对大明精锐,又要反倍大明江湖侠客的神出鬼没的刺杀。
如果金国不出手救援,那后金灭亡已经时间问题,极有可能今年大明便能解决后金。
彻底让后金在九州历史上消失。
辽国的五十万大军虽然陈兵晋地边境之外,但又没有把握叩关成功。
他们也怕五十万大军发动进攻,失败了,同样会加快大辽衰亡速度。
大明这两年在对外战争上的表现过于惊艳,辽国对大明发动战争的信心严重不足。
,!
努尔哈赤的能力是世所公认的军事天才,但都被大明按在地上摩擦了。
辽国贵族平时吹吹牛逼尚可,真刀真枪的干,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胆子和魄力。
山海关!
朱由校可是意气风发,两战两捷,直接让他在大明军队里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这两次大捷,让大明不少异议的有识之士闭嘴。
不敢背地里唱衰大明。
关宁铁骑和袁崇焕辽东军都表现出了大明正常水平,都打得非常惊艳。
袁崇焕玩的是关门打狗战术,而赵率教玩的是闪电战。
这两种战术都是朱由校部署和设计的,外人不相信,大明内部高层却知道。
天子在军事方面的才华一样的出色。
同样是个天才。
不过朱由校心里却明白,这些都是照搬后世玩剩下的,他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正因如此,朱由校只是制定战略,具体战术从来不干预前线将领的临机转断之权。
这也是大明现在各路统帅对天子心服口服的原因。
真正对天子归心。
再也没有人在私底下非议天子。
天子信任他们,他们必须以胜利回报天子。
朱由校在军事朝会上便已言明,他不在意前线指挥官如何打,如何打。
他要的是胜利。
要兵给兵,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有要求都满足的情况下。
要是打了败仗,这个统帅便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如果没有勇气和信心,按照他的方式打,败了,天子兜底。
前线将领如果觉得自己厉害,可以改变打法和战略部署。
但是相应的后果一样要承担起来。
没有信心,就完全遵守天子的战略战术,失败了,没有任何惩罚。
给了所有将领双选择,要是还不能打好仗,这个将领可以退出,混滚家里奶娃。
大明要的是真本事的将领,而不是耍嘴皮,只懂纸上谈兵的废材。
何况朱由校给戚继光的要求是两年内解决后金。
俞大猷的要求是挡住大辽的进攻,守住便是胜利,便是大功。
九州所有君王,没有一个像朱由校这般舍得放权,敢给前方统帅临机转断之权。
没有监督,没有后勤保障部队卡脖子。
谁敢卡脖子,故意为难前线将士,朱由校就杀谁,就抄谁的家。
战争期间,东西二厂加上锦衣卫都在严密监督。
在关乎大明生死存亡期间,谁过线谁死。
便是张维贤这样的老国公,如今都严密排查,时常巡视后勤保障部队。
主要是监督勋贵弟子,逮到一个处理一个。
只要这一战以胜利结束,大明便彻底崛起。
当大明综合国力上去,军事力量上去,扩张便是必然的。
作为军人,没有谁不想开疆拓土,马上觅封侯。
这才是军人最高的追求。
现在大凌河堡已经稳了,防御如同铜墙铁壁。
接下来,戚继光选择什么时候进攻,如何进攻?
已经是辽东之战的首要任务。
朱由校给出的战略和战术,便是在没有条件的战机下,可以创造条件。
选择两线作战,要求同样是快准狠。
一路选择绕过河套,迅速夺取静宁堡,叩开后金帝都西大门。
另外一路,直接夺取辽东镇,打开后金帝都的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