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稀薄的几大州所在国家几乎都处于和平状态。
没有爆发国与国的战争,似乎从大明灭了后金后,便形成了这个和平姿态。
大元没有得到后金灭明的结果,同样收回扶持瓦剌、科尔沁林丹汗的援助。
当年两大大元留下的势力仍旧延续至今,夹在辽国、金国和大明中间。
后来金国为了打破大元和大辽的封锁,扶持了后金插足进来。
减轻自身压力。
北方浩浩荡荡的大势,却在大明灭了后金后而彻底宣告失败。
九州爆发的州域冲突彻底结束。
目前看起来是已经进入和平发展时代,事实上真正的大乱才刚刚开始。
大隋现在内部便已爆发的叛乱,世家以及其他势力的叛乱此起彼伏、剿之不绝。
唯有大明的乱象在起伏十几年彻底熄灭,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
金国和辽国同样意识到元国的不怀疑好意。
先前又冒险威逼大宋,让大宋提前缴纳百年纳贡总额。
搞得大宋民心尽丧。
综合国力日益衰落,若无补救之法,大宋落寞的时间同样不会太久。
距离内部爆发的危机, 一样岌岌可危,时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蔡京等人虽然不在意,但也怕内部乱了,给外部北方豺狼创造侵略的机会。
唯有大明现在可以作壁上观,成为吃瓜之国。
这群大宋出名的六贼有点后悔对大明进行军事威胁。
如今苦果自知。
他们把持大宋政权已有四十年之久,这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
放在以往,都没有六贼担任的时间长。
重要的是,朱由校也没有停下来祸祸诸国的心。
一直在扶持诸国皇室的力量。
虽然朱由校是在收割诸国皇室的财富,同样也在提高诸国皇室掌控的兵权。
大明对大宋的态度,决定了大宋遭遇北方番邦之国侵略,不会出兵。
朱由校打着的是不干预他国内政的旗号行事,实则也是在为扩张做准备。
这些不干预他国内政其实就是废话,谁信谁是棒槌。
赵敏选择在渗透半残废的情况下出使大明,其中隐含的东西太多。
至于是不是真的,只有出事之后方能知晓。
还要天子给不给世人面子,把其内容刊登出来。
赵敏打着的旗号是为了加强两国合作,实则是为了稳住大明。
不想大明在大元发动战争后而在背后支持金国和辽国。
当然,赵敏出使大明之后,下一站选择大宋。
其意不言而喻。
显然赵敏和完颜洪烈、耶律楚材三位合作失败,准备单干。
更有抱着出卖两国的心思。
这种翻脸无情的作风,在大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在其他国家都没有人同情辽国和金国,真的是两个作死小能手。
明明自己国家都这个逼样,不好好地把重心放在强国上,却反过来搞死搞残自己的恩人之国大明。
朱由校的反制,已经非常说明问题。
完颜洪烈和耶律楚材两人也不是忍气吞声的主儿,直接召集高手,在半道上截杀赵敏等使团。
在赵敏出使大明的路上,已发生了好几次截杀,搞得赵敏苦不堪言。
朱由校得到这些情报后,却笑了。
甚至朱由校还形象地比喻三国是狗咬狗一嘴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蛮夷之国就这般翻脸无情,没有任何信誉可言。
全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狼崽。
赵敏看到朱由校在大明日报上的文章,气得摔碎了好几个极品翡翠杯。
“这个混蛋,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好歹我们现在也是国际友人啊 …”
圆真成昆直接无语,心道:“你自己干的事自己没有一点逼数?”
如果不是没有地方去,他早不想在汝阳王府待了。
现在的汝阳王府危险系数太高。
颠覆明教的希望是越来越远,汝阳王府根本没有为他覆灭明教的想法。
这让成昆心里很是痛苦,觉得当年眼睛瞎了才选择投效。
当年看到大元在大明的布局,以为是个覆灭明教的机会,他才心甘情愿地做了汝阳王府的狗。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