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讨厌大明现在的气运。
要是没有大明的崛起,以前的战略都能轻易实现。
思汉飞更是恨得牙痒,大元在大明面前吃了太多的亏。
现在更要牺牲巨大利益稳住大明,让大明不能成为他们扩张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明皇太该死了,竟然成了我大元统一九州的第一个阻碍。”
思汉飞对大宋直接无视,虽然大宋强者众多,但他非常自信,自己一定能把大宋按在地上锤。
唯独大明是他摸不清的第一个国家。
皇帝的各种操作,更让思汉飞有种危机感。
忽必烈道:“杀明皇的最好机会已经错过了。”
“这不能把全部责任推卸到赵敏头上,她的设计和谋划,我也看过。”
“放在以前,都没有任何问题。”
思汉飞颔首道:“是啊,正因如此,我才要接手, 一击必杀。”
“不能继续让明皇活着,否则大明军事力量超越我大元是迟早的事。”
大明在军事方面虽然不如经济方面速度快,但放在九州也是神速。
这种危机意识,是在赵敏三次失败,大元损失惨重后而诞生的。
随即思汉飞又道:“汝阳王府必须打压下去,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虽然汝阳王在外事方面损失惨重,同样他们也在内政方面拉拢了一大批人。”
外部损失内部弥补,表面上看起来汝阳王府损失惨重,事实上并无损失。
相反内部经营极为成功。
赵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尤其这次出使大明,其后出使大宋,都取得了胜利。
汝阳王在大元的声望暴涨。
这也是汝阳王默许赵敏退出外事方面的工作。
汝阳王继续这样把持下去,内部其他势力都会不满。
这点他在学习朱由校的手段,蛋糕不能一人独享,要学会分享。
唯有如此,才能拉拢更多盟友,巩固自身在大元的地位。
忽必烈苦笑道:“当年扶持汝阳王,拉拢庞斑,如今竟然尾大不掉。”
“我们是在计划消灭内部各势力的党争,到头来打下去最大的势力,又培养几股新势力起来。”
感觉自己是在做无用功。
甚至危险系数更高。
思汉飞笑道:“大哥,通过战争把这些势力的精英给消耗掉。”
“我们可不是杨广那废物,没有这个能力。”
忽必烈叹道:“是啊,也只能如此。”
心里其实最怕朱由校从中作梗。
要是朱由校暗中扶持这些新势力,他们的计划未必能成功。
别的邻国帝王,忽必烈可以自信地说没有对手。
“嘿嘿,我可不是赵敏那丫头,手中没有王牌。”
“ 一旦制定了计划,明皇必须死。”
忽必烈阴笑道:“若能拉拢定州武王境的强者,死了我们也不心疼。”
“损失的无非一点资源而已。”
只要不损失黄家族的精英,其他损失忽必烈都能承受。
这就是忽必烈杀明皇的态度。
思汉飞同样坚定杀明皇的心,此人不死,大元难有作为。
忽必烈羡慕道:“明皇不是一般的好运啊………”
“炼丹师都有九州顶流,数量不少。”
“我们还需极大力度进购各类丹药,以此作为战略储备。”
朱由校一死,大明和大元极有可能爆发战争。
关闭贸易窗口是一定的。
如果是大明战神的话,他们不怕。
但朱由校在大明的威望和影响太大了,又非常得人心。
这已经不是谁可以阻挠的,唯有一战。
思汉飞道:“等大哥把物资囤积充足,我在出手不迟。”
杀朱由校最大的就是高端战力,只要数量庞大,杀死朱由校不难。
何况朱由校不止大元看出是个威胁,其他国家一眼看出来是个威胁。
大元宁可让大宋继续苟延残喘,也不愿让大明继续发展下去。
太危险了!
时间拖得越久,大明对大元产生的威胁越大。
放在后面解决大明,有可能是大明把大元解决了
思汉飞和忽必烈真正密谋杀朱由校。
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