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过什么相关内容吗。”
吴之瑶没有说对,也没有说不对,而是冒出这么一句话。
“没有,我只是预习了今天学过的知识。”安荷实话实说。
她现在这个情况,也没有时间去看什么别的相关内容。
吴之瑶又皱着眉看了安荷几秒,然后问了另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吴之瑶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打量安荷。
安荷真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
这个也是安荷之前觉得困惑的部分。
自己押题还是挺准的。
好在,她的预习准备比较充分,不是知道了这有问题,就放着等老师“喂”。
安荷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理解,她把自己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想法,也有理有据地说出来。
“你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差强人意。知识框架搭建得不错,没有讲解就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值得表扬。但是,不要自满。”
吴之瑶听完安荷的回答,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能考进A大的人,没有几个能力弱的。有能力不是耍小聪明的理由,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坐下吧。”
曹汀兰的表情难看。
刚刚安荷说的那些话,有一些她都不理解的专业名词,而且还东一句西一句的,她都不能完全理解。
本以为老师会狠狠批评她一顿,没想到居然说对了。
这合理吗?
凑巧,绝对是凑巧。
不过坐在曹汀兰旁边的两个同学却不这么想。
“哇,她真的大一全挂科吗?”全然钦佩的语气。
“难以想象。”旁边的另一个人也是摇着头感慨。
她也做了预习,当时看到这里也是有些想法的,只不过安荷的理解比她更深刻。
自己勤勤恳恳上课,居然比不过两个半学期没有上课的安荷,而且安荷大一还全挂科了。
“人比人得死。”
“这是凑巧也说不准。”曹汀兰非常不服气。
要不是安荷周末去了图书馆,她根本就回答不出来。
一切不过是凑巧罢了。
正好安荷的想法就和正确的答案一样。
怎么就说安荷比她们都强呢?
旁边的两人十分无语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没有继续说话。
“后面的这位同学,你说说对这两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吴之瑶看的方向正是曹汀兰所在的方向,“对,就是你,我记得你姓曹。”
曹汀兰大一时,和教经济学的老师走得近,时不时就去办公室帮忙,吴之瑶也见过几面。
不过对曹汀兰的评价就有所保留了。
在她看来,曹汀兰这名学生,言过于行。没太多能力,也就嘴上厉害。
刚刚想听安荷的回答,所以也没有太在意,曹汀兰在和别人说些什么,只是警告了一句。
没想到安荷答题结束了,也不消停。
既然这么喜欢说话,就给她一个光明正大的说话机会,看看能说出什么高明言论。
曹汀兰当然没有什么高明言论了。
上了大学,她就放飞了自我,加上有了董怡这个小跟班捧着,每天看剧追星,逛街购物,忙得很,哪里有时间来预习复习。
她站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硬着头皮,又把安荷刚刚说过的话,换种说法又说了一遍。
吴之瑶的脸色却完全没有之前好看了,她指出一个专业知识点错误,“这两个说法虽然很像,但完全不一样,连这么简单的错误都能犯,你大一经济学的课到底是怎么学的。”
曹汀兰之前走得近的那位老师就是教经济学的。
看来,曹汀兰只是人走得近,一点有用的知识没学到。
曹汀兰只能立正挨骂,反正吴之瑶的课上,被骂两句是常事,安荷不也被评价差强人意。
吴之瑶也懒得多说,让曹汀兰坐下,就翻开书,开始讲解这两个知识点。
安荷越听眼睛越亮。
吴老师难怪这么傲气。她对于知识的理解真深入,深入浅出,把知识点讲解得很明白,完全符合她们这个阶段。
而且还适当做了扩充,让她们不止局限于书本,在书本以外,也寻求到了一些突破。
学生如果能完全消化吴之瑶讲解的内容真是受益匪浅。
安荷产生一个想法。以后再上宏观经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