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大阶梯教室。
“放松,正常发挥,没问题的。”柴佩琳拉着董怡的手,给她打气。
安荷也在一旁看着董怡,“已经练过这么多次了,就当是一次练习就好了。”
周末她们又找了阶梯教室练习。
甚至董怡还在套间的同学面前讲过一次,大家都觉得董怡的表现是越来越放得开。
“我可以的。”董怡也给自己打气。
“下面请13号选手,金融系,董怡。”
董怡深吸一口气,然后走上了讲台。
她很幸运,台下抽题的时候,抽到了一个她最擅长的题目,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
安荷和柴佩琳都在台下紧张地看着。
董怡露出微笑,“(英语)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的意义。”
接着,董怡就开始了她的演讲。
一开始的时候,董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嗓子发紧,说出的话也觉得有些奇怪。
不过这种感觉她并不陌生,她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她看向台下,安荷和柴佩琳的方向,微笑,然后继续说下去。
越说觉得越顺,然后就学着柴佩琳的样子加上了自己的动作。
“(英语)这是我的演讲,谢谢。”
台下是一片掌声,安荷和柴佩琳鼓掌格外用力。
“(英语)她叫什么名字。”马克坐在评委席上,问旁边的老师。
“(英语)13号,董怡。”旁边的林老师立刻回答。
“(英语)她很不错。”马克点了点头。
林老师有些惊讶,看了看台上,有些不解。
这位叫董怡的同学一开始明显有些紧张,虽然越说越舒展,但是也不能和那些一开始就表现出色的选手比。
马克怎么就看上她的表现了呢。
原本她打算按照正常的评分标准给分。
马克说了这么一句他反而不知道怎么打分了。
林老师瞄了一眼马克的评分表,七分?
赞不绝口就给了七分?
林老师表示看不懂。
不过没关系,她也只想给一个七分,既然马克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马克笑了笑,不再说话。
他说的不错,当然不是指董怡的表现。
这个女生,他见过一次。
在去金融系找安荷的时候。
她应该是安荷的朋友。
那时候她只是跟他问了好,说的话不多。
但,他听出董怡有一点细微的口音。
虽然她在努力克制,但是长期养成的发音习惯还是会不自觉地暴露。
这对说中文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是说英文会一下露馅。
但是,董怡这次的表现完美地克服了这些问题。
说明董怡对于这次的比赛投入了极大的努力。
对于这样的学生,他很欣赏!
不过,他最期待的,马克的视线在评分表上向下移了几名,还是安荷。
——
“很棒!”
柴佩琳跟董怡击了个掌。
董怡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放松,笑容自然纯净。
她看向安荷。
安荷也给她比了两个大拇指。
董怡笑得更加灿烂了。
看来只要付出了努力,那么很多事情,她都是可以完成的。
“谢谢你们。”
“哎呦呦,现在还没出分数,就要发表感言了?”柴佩琳故意逗她。
董怡佯怒,“你还没上台,有时间笑话我,还是好好准备吧。”
“下一个也不是我。”柴佩琳耸耸肩。
“安荷加油。”董怡看向安荷,给她比划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好好说啊,别给我们401丢人。”柴佩琳直接拍了安荷一巴掌,安荷无奈笑笑。
“下面请16号选手,金融系,安荷。”
马克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坐姿也调整了。
林老师看着马克的样子,有些意外。
这人马克认识?怎么这么正经?
她看向台上。
马克认不认识,她不知道,反正她是认识的。
上上周,她周五选修课上闹事的女生不就是她吗,原来叫安荷。
因为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