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啊!
邹凤儿昨夜,跟曹操说她此次回去后,会暗中说服曾经张济的死忠部下,让他们死心塌地改投曹操。
对于邹凤儿的话,曹操虽然与其发生了肉体关系,但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曹操让邹凤儿先别轻举妄动,待邓城一战结果出来后,他知道该怎么安排。
时光匆匆,转瞬数日已逝。
清晨时分,曹操送别邹凤儿后,缓缓步出营帐,极目远眺。
曹操心中暗自思量,按日程推算,邓城那边今日理应传来消息了。
这几日,曹操为避免张绣生疑,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只是每日与郭嘉、程昱等人齐聚大帐,研讨招贤令之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他意图先于小范围内投石问路,借众人反应来谋划下一步,以确保招贤令的推行顺遂无虞。
就当前情形而言,除荀攸之外,郭嘉等人对发布招贤令一事,并无明显抵触。
这也不难理解,荀攸出身颍川荀氏,此家族乃颍川名门望族之翘楚。
颍川之地世家大族林立,诸如陈氏、钟氏、韩氏、庾氏、姚氏等家族,皆在天下士族中颇具影响力。
荀氏作为曹操集团的核心文官力量,一旦率先认可招贤令,恐怕会被颍川众家族喷成狗。
然而,曹操推行招贤令的决心坚如磐石。
他不但要推行,更要大张旗鼓地广布天下,让招贤令传遍大汉十三州。
即便届时颍川世家子弟乃至天下士子皆群起反对,曹操亦绝不退缩,势要将招贤令坚定不移推行下去。
待招贤令成功发布之后,曹操还准备继续马不停蹄地筹备另一重大举措。
他决定在这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创立科举制度。
此制度一旦确立,将彻底打破大汉四百年来世家垄断的举荐制度,可谓开创历史之崭先河壮举。
从此,天下寒门与普通百姓子弟便拥有了公平竞争、晋升朝堂的通道,有机会凭借自身才华与学识崭露头角。
……
ps:新书上路,跪求五星好评,跪求免费小礼物!
有你们的支持,作者这本书才能有信心写下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