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昌邑县。
满宠板着一张僵尸脸,目光紧盯着桌子上的两件文书。
一封是荀彧写给他的私人信件。
一张是昌邑县丞刚贴出来的布告‘招贤令’
满宠不用看荀彧的书信,也知道这里面写的是什么。
无非是劝他前去投靠曹操。
这已经不是荀彧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了。
算上这封,满宠已经足足收到了荀彧的五封书信。
满宠一直觉得,自己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性格,跟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绝对是难以尿到一个壶里。
所以,他一直在犹豫,一直在观望。
上个月,满宠特地去了一趟冀州。
四世三公的袁绍,曾经十八路诸侯会盟的盟主。
满宠一直以为,袁绍可能是自己能够实现满腔报复的明主。
但满宠去了冀州后,在那滞留了数日,便对袁绍有些失望了。
什么礼贤下士、广纳人才,都特么是骗人的。
其实,袁绍只看得起那些出身世家的士子。
而对于那些寒门或普通的子弟,袁绍虽表面上也不拒绝。
实则这些人在他麾下,却一直得不到重用,只能浑浑噩噩混日子。
什么心怀大志,虚怀若谷?
其实,袁绍只是一个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的犟种。
满宠个人认为,袁绍的这种性格,绝对难成大事。
另外,满宠还发现了袁绍难成大事的一个致命隐患。
那就是袁绍几个儿子的内斗。
如今袁绍还没死呢?
他那几个儿子,便开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斗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偏偏袁绍还无视纵容,任由几个儿子胡闹下去。
在满宠看来,这样的搞法,无疑是自我内耗的愚蠢行为罢了。
总之,满宠已经对袁绍彻底失望了。
至于袁术,那就更不必说了,比之袁绍更是不如。
刚好,今天荀彧的信又来了,且看到了曹操代汉帝发出的招贤令。
此时不前往许都,还更待何时。
满宠稍一琢磨,便伏案疾书。
他要给自己的铁哥们刘晔写一封信:“子扬,别在家窝着了,走吧,跟哥们去许都,咱哥俩去建功立业,我在许都城外等你三日,你若不来,从此绝交。”
满宠嘴角微翘,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
随即,他把书信交给下人,命他速速送往淮南成德。
两日后。
刘晔正在街上闲逛。
忽然,他看见一群人围在城门口指指点点。
刘晔闲来无事,便走过去凑个热闹。
当他看完布告上的内容后,眼中泛起一抹奇异色彩,旋即马上转身朝家里走。
刘晔刚到家,下人便送来一封书信。
他一看,居然是好友满宠的来信。
刘晔心中一动:“这家伙不会是约我去许都吧?”
片刻后,刘晔拿着书信笑了:“这家伙,还是这个臭脾气,哼,想跟老子绝交,没门,老子现在就去许都。”
其实,最近刘晔也一直在考虑去哪?
身为皇室宗亲的他,自从得知汉帝移驾许昌后,他便琢磨着是不是去投奔。
但他又一想,万一汉帝在许昌,如同在长安一样过得凄惨,连饭都吃不饱。
那他过去投奔,岂不是也要跟着喝西北风?
还有,万一曹操跟董卓、李傕、郭汜之辈一样,把汉帝不当人看。
那他万一去了,估计小命也不保吧?
刘晔也想过去投奔刘表。
但刘表年龄大了,做的一些事刘晔也看不惯。
再说,刘表昏昏老翁,也实难成大业!
通过刚才的求贤令,刘晔认为,如果曹操不是沽名钓誉、故弄玄虚的话。
那曹操就是天下诸侯中的翘楚。
试问,天下诸侯谁敢发出求贤令。
就凭这一点,曹操就要比很多人强。
对于重振汉室江山辉煌,刘晔是真的没太大信心了。
但是,如果能曲线辅助曹操,从而让汉室重现辉煌,再不济让天下苍生安定,不再受战乱之苦。
刘晔认为,那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沉吟片刻后。
刘晔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