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隔壁一条街,当初去买驴的时候,还有人主动来问过要不要打驴车的。
到了地方一看,那店里面就有不少打好的车子摆着,有大有小。
一个年轻人过来客气询问:“两位可是要给你家的驴子配车?”
宁三娘点头:“你家的车怎么卖?”
“看你们要大的还是小的,大的贵小的便宜,若是对木材不满意,也可以交了定金,重新打一辆。”
宋祺安和宁三娘两人合计一通,豆腐皮不能压,运货的时候想来占地会多一些,便选了大一些的。
店里又出来了一个中年人,看了看外面的驴车,推了一辆车出去,简单的绑扎好。
中年人左右看了看说道:“这车现在倒是刚好合适,但我看你家的驴子今后恐怕还会长个头,你看要不要再选大一点高一点的?”
宋祺安问:“若是选那样的,我家的驴子拉起来会不会更加吃力?”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这驴子能长起来,便无碍了。”
宋祺安摸了摸驴子的脑袋,对上它圆溜溜的大眼睛,思索了一会说道:“这驴子每天要拉磨拉货的,已经很是辛苦了,便还是买这辆合适的吧,等它长大了再配一辆新车也行。”
确定宋祺安不换车之后,店家两人就正式给驴子套车,一边套还一边教宋祺安和宁三娘怎么解车。
这辆驴车的木材就只是普通木材,车子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因此价格并不贵,竟然只花了一百二十文,远远低于宋祺安的预期。
回去的路上,宋褀安和宁三娘两人便都坐上了驴车。
开始的时候,宋褀安还担心这驴子拉起来会不会很吃力。
但事实证明,她挑驴子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即使拉着两个人和一辆车,驴子也走得很快。
驴车在村子中算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大件,一进村口,便被路上来往的行人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