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狼狈的逃回了李师傅的住处,只见李师傅与师娘正为雨水打点行装,准备她即将带走的物品。
然而,随着收拾的进程,雨水似乎越来越舍不得,想要带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等到傻柱返回时,发现大部分物品都已被打包,仅留下了一张从95号院带来的旧床。
傻柱对雨水的想法摸不着头脑,原本以为一辆自行车就足以承载的物品,现在却不得不外出寻找板车来搬运。
刚迈出家门,傻柱就遇到了从王师傅家匆匆赶来的师娘。
他告知师娘雨水正在屋内整理,自己需要去找辆板车来帮忙搬家,随即匆匆离去。
前门大街商业繁华,物流繁忙,傻柱很快就在街上找到了两辆空着的板车。
他迅速与车主谈妥,带着他们返回师傅家。
虽然傻柱的行李并不多,但李师傅和师娘生怕他们兄妹回到新家后会缺少日常用品,坚持要把家里能用得上的都准备一份。
结果,连锅碗瓢盆都被一一装上了车,两辆板车被塞得满满当当。傻柱虽然有些无奈,但也只能任由师傅师娘的好意。
当傻柱推着自行车,带着雨水准备离开时,小丫头显得有些依依不舍。
傻柱再三安慰她,保证以后还会常来找乐乐玩,雨水这才勉强跟上了他的步伐。
傻柱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正欲与师傅师娘告别,不料李师傅、师娘以及王师娘都跟了出来。
李师傅锁上门,对傻柱说,“我们一起送你们去新家看看,路上也好帮帮那两位拉车的老哥。”
说完,便示意傻柱带路,拉着雨水跟在后面。
傻柱连忙推辞,但无奈拗不过三位长辈的好意。
傻柱对着跟过来的王师娘说,“师娘,你还是回家照顾师傅吧,别让他生气了。”
但王师娘却拉着李师娘说,“柱子,别磨蹭了,我了解你师傅,家里老大老二都在呢,没事。我正好跟你李师娘聊聊天,顺道去你新家参观一下。”
见无法说服任何人,傻柱只好推着自行车在前面引路。
到了胡同口,遇到不少认识傻柱的街坊邻居。
他们看到傻柱推着自行车,后面还跟着两辆满载的板车,都纷纷与他打招呼。傻柱一一礼貌地回应着。
不一会儿,一行人便来到了傻柱的新家门口。
傻柱打开大门,把自行车停放在一旁的过道上,然后敞开客厅的门,和大家一起帮忙搬运物品。
胡同口,几位热心的邻居主动上前,协助将板车上的物品搬进傻柱的新家。
傻柱虽一再推辞,但盛情难却,只好先去厨房生火烧水。
毕竟,刚搬进来,家里连一口热水都没有,怎么招待客人呢?
雨水回到自己的家中,心情稍微好点,正忙着从一堆物品中找出自己的东西,准备搬回房间好好整理。
送走了两位拉板车的师傅后,傻柱没有急着去整理自己的东西,
而是赶紧把提前买好的茶杯摆到客厅的桌子上,招呼大家喝茶歇息。
两位师娘坐在客厅的桌子旁,与几位前来帮忙的大妈聊得热火朝天。
傻柱悄悄走到李师傅身边,轻声说,“师傅,您先在家歇会儿,我去街上买点菜回来。今天中午您就别走了,留在这里一起吃饭。”
说完,他不等师傅回应,就急匆匆地出了客厅,甚至没顾上师傅的呼喊,一路小跑出了院门,向东大街附近的菜市场赶去。
南锣鼓巷137号院,就坐落在菊儿胡同里。出了胡同口,对面就是鼓楼苑胡同。
顺着南锣鼓巷大街往北走六七十米,便是鼓楼东大街。
傻柱来到东大街附近的菜市场,简单挑选了些肉和蔬菜,便准备返程。
这个菜市场是群众自发形成的,规模不大,卖的都是老百姓自家种的菜或乡下人拉来的蔬菜,与前门大街那边的大型菜市场相比,确实逊色不少。
要是想去大点的菜市场,还得跑到朝阳菜市场或者东城区的天桥菜市场。
傻柱提着菜回到家,没顾上和客厅里聊天的几人打招呼,就直接钻进了厨房开始忙碌。
几位大妈见状,忙站起身,客气地和两位师娘告别。
傻柱在厨房里听到动静,放下手中的菜,从厨房探出头来,和几位邻居大妈客气地打招呼,
“大妈、婶子们,中午别走了,我这里准备得多,留下来一起吃午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