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铭芳看着眼前的老人,确实是老人了,满脸皱纹,头发花白,有些驼背,弓着腰站不直的样子,导致看人要仰着头看。
“老师,您怎么在这里的?”
老人名叫祝岳桐,原本是施铭芳大学时的老师,教授她法语。原来也是留学外国的翩翩公子,后来回国就留校任教,一直是个浪漫热情又很外放的人。
当年时局不好,大学生们要么纷纷回家乡避难,要么就跟随学校迁往深山,偶尔有些不服的留在了当地。
在当地,不当老师了,也要吃喝嘛,就有才华横溢的老师或者学生发表发表文章画作的。祝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知道,为什么当初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教授,怎么成了这番模样了?
“老师,您这些年过的怎么样?怎么现在开照相馆了?”
施铭芳站前来,仔细看着老人,生活在他身上流满了痕迹。
“我看看,我看看。”老人扶着眼镜端详起来。“是铭芳吗?施铭芳?”
“哎,是我。”
“哎呦,你怎么也来了啊。哎,我的事啊,说来话长,不说也罢。不是什么好事的。”
祝岳桐挥挥手,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何必说出来伤心。对她们说:“说说要拍全家福?好啊!好啊!全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去吧。坐着去吧。我来拍的。”
“老师!”
“去吧!”
现在的照相馆还是老式的站立式照相机。由于过年前,有不少人来拍照,照片只能排队冲洗。
“这个时间来拍,年前是拿不到了啊。你们要么过完年了来,初六来就行。行了,付完账就回家吧,过年了,别在我这耗费时间的。”
祝老师交代完,就又走了。留下小学徒陪笑道:“太太这边要多少张的?”
“一共五张,多少钱?”
“一共六块,谢谢惠顾!”
小学徒给签了一张照相证件,上面有影像号,还留下了施铭芳的名字。
施铭芳到底不放心,看着老师也不在,就问了一句:“你知道你老板家里情况吗?”
小哥摇头。犹豫一会说:“只听说全家只活了他跟他女儿,女儿还跟他决裂了,离家出走后就没消息了。”
人人都有伤心事。施铭芳问不到什么消息。只能先带着全家离开。
还是给施燕云过生日要紧。生日嘛,总要吃一顿好的。
施铭芳听桂婶的安排,拉着大家去一家新开的特色餐厅,名为华美的餐厅。
此间餐厅离她们租的房子还算近,在电车站左近。主打的是南洋特色美食,据说味道很地道,而且环境不错。老板是当初下南洋的华人,现在又带着家人回来开了这家餐厅,老板娘负责收银记账,老板在后厨负责主要的菜色。
“会不会不合口味啊?我还记得当初张先生请吃饭,那顿饭的味道可不怎么适应的。”
施铭芳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来选餐厅了,不应该图省事交给桂婶的。
“太太,老板原本就是国人过去的,现在又回来开店,味道在怎么样,也不会难吃的。何况我在外面交的姐妹说过,味道还不错的。就吃个新奇。如果都是老味道,何必外出吃饭,自家做就是了。”
施铭芳撇嘴,被施燕云看到,偷偷笑。
桂婶对自己的厨艺很自信的。但凡说要吃家常菜,肯定不会让大家出来吃。
一行人进去,施燕云发现餐厅的装饰有些熟悉,好似在哪里见过。转头一想,好像是旅游时看过的娘惹风格的。老板娘跟女服务员们都穿着娘惹的那种特色裙子,看着漂亮鲜艳极了。
“这种店还真第一次见,也算见见世面了。行了,就在这家吃了。”
施铭芳看店里人好像不多,只有一些英国人跟南洋人来吃饭的。也是,这个时节,国人都要准备过年了。
“客人们需要点什么?”
女服务员过来带路在大厅坐下。送上一份菜单上来的。不得不说,老板做生意还是细心的,这菜单上面,是用三种语言写的。
“有什么推荐的吗?我们第一次来,并不知道什么合适的。”
服务员应该是当地才招的,并不像老手一样知道怎么推荐。只能施铭芳看着菜名随机点单了。
“甜酱猪蹄、椰浆饭、娘惹糕、虾酱鸡、沙爹串。先这些吧。”
施燕云另加了一份椰子汁。在香江这个地方,吃水果喝果汁到比在家里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