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学徒?你舅母愿意?”
学徒跟学徒也是不一样的。只看就说做吃食,店铺里面的学徒,跟工厂里面的待遇与工作强度就不同。如果是好的工厂还好,差的工厂招学徒,月薪也就五六块钱,虽说包吃包住,但是基本除了睡觉都在干活,而且吃住也不尽人意,时间久了睡不好,还容易营养不良。
不过有的能招总比在家里闲吃干饭强。
“你也不要光想着做学徒,徐太太家不是有一个上过中学吗?虽然好像才上过一两年,但是去找人教一教英文,还有学一学打字,找个普通文员也不错啊。月薪再差也有一百一二十块,贴补家用尽够了。”
当然,这个普通文员,也是要徐家先花钱投资的,一般人家可没有谁会打字机的,一来价格贵,也算是一个专业工具,二来,其实是害怕用打字机的人是搞政治活动的。所以很多报社或者翻译,都还是手写字。
“还有几天才开始,我想先跟舅母说说。家里那样子,又不上学了,还不如找份工作,好歹有个前途。”
施铭芳不管,只答应给他带话,还是不让他们两个小人过去找人。
等到六年级毕业典礼,施铭芳带着施燕云和徐中元,徐太太带着两个儿子一起,两家人坐电车去了学校。
因也不是自家的毕业典礼,施燕云跟徐中元还只是穿了棉布衣裳。倒是徐太太带着两个儿子打扮的还不错,为这个招学徒,两个儿子理了头发,穿上新衣裳,还都穿上了洋袜子和皮鞋。
施铭芳带着施燕云找老师校长交流一圈回来,就见到几家工厂发传单,有意向的可以填表等后面面试。如果合意,还能去厂里参观一二。
徐家两兄弟,把所有的传单都看完,能填表的都填上,也不管合不合适。只顾眼前了。
“如何,可有现场就答应的?”
“有倒是有,就是,只要二儿子徐建立,小儿子并不肯要。”
二儿子十六岁了,正是有力气干活的年纪,而且还读过中学,这种学徒教起来上手快,做事也不会这也不行,那也干不动的。小儿子才认识几个字,又还小,没有小学毕业的文凭,人家就有点犹豫。
“能招一个是一个,总归比一个不要的好。只是小孩子以后还得多读书。”
其他话不便多说。闲聊几句就要回了。
“那是谁?是不是陆家那位?”
施燕云张望,“陆诗情?她不是不上学了吗?”
陆诗情是来学校拿毕业证书的,缺席半年,好在学校“开恩”,到底还是给她毕业证书。
“太太,燕云,好巧。”
施铭芳翻白眼,“巧什么?”
施燕云就在这里上学,遇上是应该的。
“只是感慨,燕云还在上学,我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好叫你们知道,我现在在电影公司工作。”
“哪个电影公司?可是跟周璇这种大明星一个公司?”
陆诗情哽住,她一个小姑娘,才十二岁,哪里能签到那种大公司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