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听真不知道,原来这一两年,失火之事时有发生,如果是非法占有,私自搭建的铁皮棚屋、木屋烧毁了,上层也只是把活着的人迁移到其他地方去,指定某一处为新木屋区,给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的人居住。可大部分人又不愿意去,因为指定地方大都偏远,本就没有多少钱,那么远,可能有些人连来回路费都付不起,于是这些人换一圈又回到原来住的地方。
至于后来的“公屋”,此时是没有的。
在码头区那一带球场边,很多穷苦人混迹在那。那地方虽说混乱,但是底层工作机会多,地方也宽敞。运气好,能有地方搭个围栏就算“家”了。遇上孩童淘气,给“家”都掀了去,也没话好说,在他处另寻一个地方睡觉也就是了。\/≥
“了不得,我去买鸡时问了几下,你都猜不到,原来她们好多人都没有买房,连租房都没有,夏天就几个人抱团,早上来,晚上如果没有卖完,就随意在楼梯间搭个棚就当睡觉的地方了。有些,就直接报纸随意铺在楼梯转弯处,就是一张床。”
鸡鸭鹅猪牛羊这些家禽牲畜,都不是在市区养的,有些在香江乡下地方,离的远,来回奔波还要坐船,出门一趟,很多人是不卖完不回去的。
“问了好几处,都没有卖房子的,楼房砖房都没有,木屋又没有地契,不合法的。人家自己占了地,几块板材搭出来的,谁家也不会去买这种。”
施铭芳嘀嘀咕咕小声说一句:“又不是着急买寿材,谁家还去买木屋啊。”
可不是,木屋搭建的可没有地契。
施燕云努力想了想,“木屋是不是全部是木头搭的,楼梯就是一个简单的木梯,在街道两头搭出来的?”
“可不就是嘛。”
买房买铺着急不来,又没有可靠的人天天在街上收集消息,只能上街买菜蔬时偶尔问一问。施铭芳气的在家里发狠话,“实在不行,就找那侦探行的,总有办法。”
是狠话也是气话,私人侦探这种小案子也不接。就算饥不择食,接了这个委托,一千块起,施铭芳也是舍不得花的。不如去找中介经济,这种拿提成的反而比较灵活方便,主要是便宜。
施铭芳为旧楼跑了几日,法文翻译实在是耽误不得,只能留在家里,拜托关长风,有消息了一定要告知她,就安生在家里忙稿件,日日除了吃饭,都不出卧室了。
“你妈这是,卧室里连带着洗漱间,倒不用出来跟我们抢,我回来也见不着她。”
桂婶回到家里,叹了口气,拖住施燕云小声说道:“今天苏太太来时,明里暗里打听,问咱家还有多少钱?她有一个亲戚,投资搞什么东西,赔了不少钱,怕是要拿楼宇抵押,原说抵押给银行,可银行说房子太破旧,只给一半钱。那亲戚想把房子卖了,问咱们家有没有钱买下来的。”
“苏太太家里也不是缺钱的人,怎么就不买下来。”
桂婶皱眉,不屑说道:“苏太太那人最精明,要真有这么多钱,也不会去买的。那是她家亲戚,有钱不借给亲戚,反倒逼亲戚卖楼,流言都能说死她。所以这才问咱们家,如果有钱,不如把这楼买了,上下三层楼,六套房,虽说旧了一点,但是出租又不是自己住,怕什么!如果家里钱不够,也可以跟她合买,就是,不能说她也买了。”
苏太太想着让施家过去周璇,让那家亲戚以为楼房是都卖给施铭芳的,跟苏太太没有关系。
“多少钱啊?”
“十六万。听那地址,就在张先生家旁边不远处,隔一条街而已。”
十六万?
施燕云诧异的看向桂婶,怕自己听错了,“桂婶,这么多钱,我妈哪里有的啊。”
有是有,但是是空间里陆金兴那里拿来的,来路不明说不出口的钱,这些钱,零零碎碎用在生活中可以,一下子拿出来,可就暴露了。
“所以我才叹气啊。你说说你们母女两,前几天着急找房子,这房子来了,家里钱不够。如果跟苏太太一起合买,八万块也要得,家里也没有这么多,怕是要买还得典当首饰了。”
这成了难题了,桂婶也不跟施铭芳说,只告诉施燕云,让她自己想办法,看要不要跟施铭芳讲的。
其实这房子,要是再找人合伙一起买,也买得。
“你为什么不问问你那个同学?”
徐中元一句话点醒施燕云,芳芳的舅舅可是有点钱,又懂投资的。
施燕云从来没有如此着急盼望开学,好在假期也没两日了。
开学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