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根婶,早,你也来买东西啊,家里缺啥,一会等蝌祖公来了记我账上。”
“你找蝌祖有事?他一早出门了。”
“哪这杂货铺?”
“归我管,你要什么,我给你拿。”听着根审那干脆的语气,卓青麟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不是,村里出啥事了,咋一晚上感觉不一样了。”
“就这样呗!”
……
卓青麟跟着根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半天才闹明白了点事。
昨天快午夜了,老祖卓不凡才带着200来号人回到了剑门村。
也是,从上游村到剑门村,小60里山路呢,押着的蔡家人老得老、小得小,能一天顺利返回剑门村,那也是不容易了。
将人简单安置在剑门小学,老祖卓不凡见人口突破千人,就连夜展开村庄升级。
还好村庄已通过了考验测试,升级三级行政村并没有发生怪兽攻城,整个升级过程很平顺,甚至像卓青麟这种每天被操练成死狗,早早昏睡的都没有任何感觉。
竟然一个晚上升级成了三级行政村,人口突破了千人,妥妥的大村了。
又问了问根叔和绍西三叔的情况,才知道老祖卓不凡那天带人出去攻占了上游村,两人还在上游村留守,根叔还担任了村长,赶紧向根婶道了喜,也就喜气洋溢的出门四处打量。
杂货铺东边新增了一家成衣铺,兼卖个草席、棉被啥的,看来回头带着老妈和两娃子来挑两身换洗的衣裳,身上这海魂衫这都穿了多少天了。
食堂变成了酒馆,门店变大不少,还增加了喝酒的卡座,很是温馨,桌椅摆设整齐,墙壁上挂着两幅草编画作,地面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没了昨日的那种空荡荡、桌椅凌乱的画面,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除了保留了原先堂食功能,还能做点小炒,卖点酒了,竟还有吸引、招募人才的功能,也是绝了。
村口小广场上竟然由东向西铺上了一条5米见宽的石板路,村口水塘边上的柳树也显得整齐起来,随风舞动的柳枝,使小广场多了一份清凉、一份诗意,犹如展开的画卷。
村东铁匠铺边上多了一间兵器铺,小到锄头铁锹,大到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弓箭等常见兵器,里面均有出售,多数为村铁匠铺锻造,也有一些是个人缴获或淘汰的旧兵器寄卖,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
村后山学堂左前方多了一间武馆,可以同学堂共用一个操场。
武馆是这次剑门村升级三级行政村奖励的特殊建筑图纸,习武进度+5%,每小时扣20贡献点,想进去练武不便宜啊,兼有功法进级、考核、收录等功能;建筑为四点金布局,面朝正南方,南面中间照壁连接两侧围墙,墙内为长方形大埕,整个武馆建筑布局方正,冬暖夏凉,布设有各类兵械、假人、木桩等习武器械,可以说是村里除村公所外最豪奢的建筑了。
村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变化,如磨坊多了个水车,水车顺着清澈溪水“吱呀”“吱呀”地缓缓转动,村里又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仓库也变大了,还分出了单独的粮仓,粮仓大门口还挂着一幅“禾稼熟成金满仓,饱食丰衣乐无穷”的对联。
而村里的改变远远不止卓青麟眼前看到的这些。
剑门村升级为三级行政村后,一早蝌祖就带着10来人赶往西南方向35里处,用那枚狼王建村令,重立了卓氏大柳村。
大柳村又叫柳山村,故名思义,村庄建在一大片柳树林中,而数米宽的白鹤渠就从这片柳树林中穿林而过,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好一片膏腴之地。
这是一片低矮的土坵,地势平缓,土壤肥沃,是一块极为适宜耕种的土地。
自然植被繁茂,柳树林中拥有许多野生动物和鸟类,柳条下长满了各种花朵,让人赏心悦目。
肥沃的土地就像大自然的一块黑色的宝石,它的肌理和质地都充满了生命的印记。
原世界大柳村盛产水稻、棉花、花生、玉米、黄豆、油菜、芝麻、甘蔗、蔬菜等农作物,是粮食的主要产区,一旦发展起来,卓氏将彻底摆脱粮食不足的发展困境。
大柳村位处剑门村与上游村的中间位置,相距两地均约35里开外,卓氏想长期占有上游村,大柳村就非常的关键。
而另一枚水鳄白银建村令,一早也已派人前往东南方向的下湾连塘沼泽地区,原世界,卓氏礼宗连塘村足有14口水塘相连,这会更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