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眠,15个巡猎小队分组分段守住了崖口,谷内的野牛也许是被驱赶了一天,晚上累的无力折腾,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了一宿。
一早的晨曦照射在谷口,四野薄雾蒙眬,众人将连夜削制的木牛鼻一一摆了出来。
上牛鼻环,这个过程对于牛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牛鼻子上的神经非常敏感,穿鼻环会导致牛感到剧烈的疼痛。
这就需要有专门的驯牛师,将牛鼻环从牛鼻子的中间穿过去,并再次消毒以确保牛的舒适和健康。
也许真是命运的安排,卓家在攻占上蔡村时,在上蔡村捕获一名中级驯牛师,并入赘卓家,成为了卓氏的一员,这会正在现场指挥。
首先,经验老到的牧民们小心翼翼地将一头头牛从庞大的牛群中单独驱赶出来。他们手中拿着鲜嫩多汁且还沾着清晨露水的青草,慢慢地靠近这些牛,并轻轻挥动手中的青草吸引它们的注意。当牛们闻到那清新扑鼻的草香时,便不由自主地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眼前美味的食物上,这样一来,牛原本可能存在的抵抗情绪就在不知不觉间大大降低了。
紧接着,动作敏捷的驯牛师瞅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早已准备好的结实绳套准确无误地套在了牛的脖子上。随后,他们又迅速地将绳索另一端牢牢系在一旁坚固的拒马栏杆上,如此一来,牛的活动范围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然而,有些牛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限制感到极为不适和惊恐,于是开始拼命挣扎起来。它们或是用尽全力向前冲去,或是愤怒地甩动着头颅,企图挣脱那紧紧勒住脖子的绳索。还有些牛甚至索性直接躺倒在地,四蹄乱蹬,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摆脱束缚。但不管这些牛怎样努力,只要它们的脖子依旧被牢牢固定着,那么它们就根本无法使出全身力气来进行反抗。
最后,便是给牛穿鼻环这个关键步骤了。即便面前的牛体型异常健壮、性情无比倔强,并且之前一直难以驯服,但只要驯牛师成功地给它穿上鼻环,这头牛也只能乖乖听从指挥,不敢再有丝毫造次。
通过在牛鼻子上穿环并连接绳子,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控制牛的行动,使其按照指令行动,牵着牛绳,牛就会乖乖跟着人走,变得顺从。
总共57头牛,其有10头小牛犊子,但一上午的工夫,也都穿好了牛鼻子,上好了缰绳,可左等右等老祖卓不凡还没回来。
众决定留下上游村一组巡猎队10人在此地等侯老祖回来,其他人把牛群先牵回村再说。
而就近的上游村,卓海根一行牵着5大5小,10头牛就回了上游村,上游村有一个初级牛棚可以加快小牛犊的成长,这个分配还是很合理的,再加上原来上蔡村留下两头,整个上游村就有12头牛了,人牛比例达到近10:1的程度,畜力化程度可不低了。
老祖卓不凡没回归,众人也不敢再耽搁,还是落袋为安,几十头牛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容易遭人眼红。
其余的牛则由卓信强率众带回剑门村,再行分配,连经过上游村时都没作任何停留,匆匆穿村而过。
……
在那宁静祥和的泥岗乡蔡家本宗,位于大蔡村村公所大厅正堂之上,气氛却是凝重得令人窒息。只见一位煞气逼人的壮汉,宛如一尊怒目金刚般矗立其中,他那铜铃般的双眼此刻圆睁如牛,仿佛要喷出熊熊烈火来,死死地盯着堂下那个长着一张狗脸的汉子。
那狗脸汉子身形佝偻,低垂着头颅,谦卑地弯着腰,战战兢兢地向堂上回话:“老祖啊,经过小的与马掌旗冒着生命危险潜入调查,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上蔡村如今已经落入了卓家之手!此外,我们还在石鹤山脉的一处崖谷之中,亲眼目睹了蔡和老祖竟然在帮助卓家人围捕那群野牛。那些野牛数量众多,足足有五六十头之多,而卓家此次更是倾巢而出,大约派出了 150 人之众。他们不仅装备精良,更有一名高手随行,据小的猜测,此人极有可能便是那名震江湖的卓家剑神卓不凡呐!”说罢,狗脸汉子不禁打了个寒颤。
听闻此言,那煞气壮汉,也就是蔡家赫赫有名的刀圣老祖三国蔡阳顿时勃然大怒。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蔡阳怒发冲冠,猛地一掌重重拍在了那张坚固无比的方桌之上。
刹那间,桌上的茶盏犹如受到惊吓的鸟儿一般,纷纷蹦跳而起,茶水四溅,洒落一地。
“卓家这群胆大包天的家伙,竟敢如此肆意妄为!简直不把我蔡家放在眼里!速速去通知各方头人前来议事,共商应对之策!”蔡阳声若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