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不凡马不停蹄地请来技艺精湛的工匠们对所购房产进行精心装修。工匠们各显神通,有的雕刻精美图案,有的绘制绚丽壁画,还有的打造精致家具……一时间,整个工地热火朝天,木屑飞扬,锤声叮当。
与此同时,商队也没有忘记为老祖卓不凡寻觅合适的居所。四处打听,多方比较,力求找到一处既环境优美又宁静祥和的地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日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北山官宅区发现了一座令人满意的宅院。这座宅院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在卓不凡的悉心筹划与高效运作之下,短短数天时间,商贸据点便已大功告成。那崭新的店铺门庭若市,顾客盈门;而装修一新的四合院更是美轮美奂,让人眼前一亮。此刻,卓不凡满心欢喜地站在这一切成就面前,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
然而,对于卓不凡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他将引领着卓山商队在交河镇这片土地上开启一段全新的商业征程,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
卓振东回到卓山已经有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他亲自带领着一支专业的建筑队伍,不辞辛劳地为卓山修建和维护各种类型的房舍。经过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共有 13 栋房屋得以焕然一新或修缮完毕。更为令人欣喜的是,原本只是村里普通泥工小队队长的那个人,在卓振东的悉心指导下,如今已成功晋升为中级工匠!
就在这时,他们又接到了来自石家的订单。然而,由于工作进度顺利推进,眼下也到了该离开村子的时候了。卓振东心里十分焦急,因为他还赶着前往交河镇去交付团队的任务,并着手为建筑队的升级事宜做好充分准备。于是乎,卓振东毅然决定带着自己的妻子邓金娥、敬爱的爷爷卓诚新,再加上三弟卓绍西、二姐卓红袖,以及 10 名建筑队的队员们,一同踏上了离开卓山的征程。
见到建筑队成效后,蝌老祖又给补了4人,替换了留在村中的小建筑队,留在村中的小建筑队虽说只是挂名在振东建筑队,但成长经验、材料节省也是与之一样的,而且建设履历也是算在建筑队的,也算是一种双赢。
村中的小建筑队虽说不能建设那种大型建筑,但对于不要图纸的民宅草庐来说,修建速度可比之前快了不少,质量、持久均有增长。
“爸、妈,你们走这小路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啊!”卓青麟紧紧地牵着一双儿女的手,与爷爷奶奶一同站在鸡鸣岭这个熟悉而又充满温情的地方,目送着即将离开村庄的父母以及那支辛勤劳作的建筑队缓缓远去。
此时的卓青麟心中满是离愁别绪,他深情地望着渐行渐远的身影,眼眶微微泛红。身旁的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内心的情感波动,他们乖巧地依偎在父亲身边,小手轻轻地拉着父亲的衣角。
母亲邓金娥回头看了一眼卓青麟,当她看到儿子眼中流露出的不舍之意时,赶忙停下脚步,高声喊道:“儿啊,你一个人在村子里带着两个孩子,凡事都要小心谨慎些。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们,等过段时间,妈妈完成了这次作为医生的升级任务之后,就会尽快赶回来陪伴你们的。”说完,母亲向卓青麟挥了挥手,示意他安心。
听到母亲的这番话,卓青麟心头一暖,但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妈,在外辛苦,自己也要多保重身体呀!”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女儿卓玉抬起头来,懂事地说道:“奶奶,您就放心去吧,爸爸会照顾好我和弟弟的。而且家里还有太奶奶帮忙照看呢,不会有事的。”说罢,她转过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太爷爷太奶奶,眼神中充满了依赖和信任。
卓武邦左手紧紧地提着沉甸甸的行李,右手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年迈的老爷子卓诚新,轻声说道:“爸,您先到交河那边去看看,如果觉得那里好、住得开心,那就在那儿安心留下来;要是感觉不习惯或者不喜欢,那就随时回咱们村子里来,反正不管怎样,一切都还有我在呢。”
一旁的奶奶满含热泪,一只手用力拉住大姑卓红袖,另一只手则不停地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哽咽着说:“闺女呀,出门在外凡事可都得多长几个心眼儿,千万别被人给骗了、算计了,如今这世道可不太安稳呐,唉……”奶奶边说边叹气,短短几日的团聚时光转瞬即逝,此刻又要面临分别,她的内心充满了不舍与牵挂。
建筑队的成员们一个个身背硕大的行囊,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缓缓走出了鸡鸣岭。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渐渐消失在了远方,朝着交河镇的方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