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瞬间,卓不凡等一行人返回卓山已然过去了半个多月。此时此刻,卓山升乡之战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为了确保这场战役能够取得胜利,卓山上的各位话事人可谓是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他们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细致核校,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漏。
无论是人员的调配、物资的储备还是战略战术的制定,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终于,所有的准备工作皆已就绪,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仅如此,卓山还积极主动地向周边的各个氏族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他们热情欢迎各家各姓派出代表前来观战,共同见证这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
同时,卓山也向那些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关系的友好势力发出了紧急的援助请求,恳请各盟友势力能够迅速派遣强大的力量前来协助防守。
而收到邀请的各方观礼势力也是反应热烈,纷纷踊跃派员前往剑门村。这些前来观礼的势力深知此次战役的重要性,因此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部分实力不俗的防护力量。
待到战时,这些防护力量将会与卓家众人并肩作战,一同参与到卓山的防守之中。如此一来,卓山方面无疑等于增添了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精锐之师,大大增强了整体的防御能力。
在遥远的交河地区,邓氏家族所在的回龙乡在卓绍西的引领下,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多达 64 人的精锐刀盾手队伍作为支援力量并前来观礼。
这一行动引起了交河镇方面的高度重视,他们随即又派出了一支人数达 42 人的强大长枪手队伍增援,并慷慨地向卓家赠送了两架威力惊人的八牛驽。
与此同时,大苗庄、石鹤村、大熊村以及简氏大湾村等周边众多与卓家关系友好的势力,也都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派遣出规模在 20 至 40 人之间不等的观礼团队前往卓山剑门村。而泥岗乡的蔡氏、周氏和胡氏等家族同样不甘示弱,各自组建队伍前来观礼助威。
当初参与盟誓的两镇十八姓势力,如今竟然有近乎一半以上的势力都派员到场,这使得原本宁静的卓山剑门村瞬间变得热闹异常。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且复杂的各方来客,卓家一时之间竟有些难以分辨哪些是真正的朋友,哪些可能隐藏着敌意。
卓不凡眼看着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安排妥当,各个家族姓氏能够赶来支持的人员也基本到齐,甚至一些在上次盟誓时并未参与的势力这次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观礼和援助精锐足有五六百人,卓不凡将之分成了三支不足200人的后备队。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犹豫不决,要带领大家勇敢地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突然间,一道雄浑至极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卓不凡,今日我等众人前来此地,并不是想要与你成为敌人,而是听闻卓山即将升乡,特地赶来见证这一历史性的壮举!”原来,来者竟是大罗镇上赫赫有名的罗家之人。
只见一支规模庞大、足足有 64 人之多的商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这里。走在队伍最前方的那位商队领队,向着卓不凡抱拳行礼后,开口解释起他们此番前来的目的。
卓不凡定睛一看,发现这些人竟然是上次一同参与过荒丘盟誓的罗氏族人,心中的戒备之意顿时稍稍减轻了一些。他微微点头,对着门外朗声回应道:“多谢诸位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然而,此时此刻局势复杂多变,危机四伏,还望诸位能够暂且休息,切莫轻易涉险。”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于天空之上,阳光如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照亮了整个大地。尽管已经临近冬季,但出人意料的是,气温并未让人感到丝毫寒意,反而带着些许温暖。
在卓山这个地方,人们早已享用过早午餐。卓不凡带领着众多村民,以庄重的仪式用猪、牛、羊三种牲畜祭祀了天地神灵之后,各个防守岗位的人员也都迅速就位。然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位于剑门村村公所的后院。
当卓不凡来到门口时,他与守候在此处的夫人巫氏目光交汇,彼此对视了一眼。那一瞬间,仿佛有千言万语在两人之间传递,但最终都化为了一个鼓励的微笑。
接着,卓不凡缓缓地扫视了一圈坐在后院天井中的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这些娃娃们睁着大眼睛,好奇而又期待地望着他,他们的纯真无邪让卓不凡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和使命感。
卓不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