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交河建筑队,采用交河“营”字旗为标识,与曹家建筑队“建”字旗和卓山建筑队“筑”旗相区分。
而卓山商会驻地没有建在乡公馆所在的剑门村,是与卓山乡发展布局相关,剑门村主要承担的是卓山安全事宜,各种军备设施所在地,而大柳村的定位是经济中心,民生物资聚集地,再说大市场也在大柳村呢。
卓不凡走进这正在施工的三层建筑内,仔细查看工程进度。工人们看到他来,纷纷行礼问好。他一边看一边思考着卓山商会建成后的运营模式,心中已有不少想法。
得知老祖前来视察,卓振东赶忙找了过来。“老祖,还请放心,这大型建筑,我都在这现场盯着呢,我觉得我们这卓山商会建成后,一定可以走得更远,吸引更多外面的商人过来,大柳村地理位置优越,不愁客源。”卓不凡闻言点头称是。
就在两人交谈得热火朝天之时,突然间,从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喧闹之声。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话语,互相对视一眼后,便急匆匆地迈步向外走去一探究竟。
待二人走到门口定睛观瞧,只见一辆满载着建筑材料的马车不知何时竟然深陷在了一个偌大的泥坑之中。车轮被泥泞牢牢困住,任凭车夫如何鞭策马匹也无济于事,那马儿嘶鸣着奋力挣扎却始终无法脱身。
见此情形,卓振东毫不犹豫地大步向前,高声呼喊着周围的人们过来帮忙推车。众人闻声纷纷聚拢而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二三!加油推呀!”随着卓振东一声令下,所有人都齐声高喊起口号来。一时间,号子声响彻云霄,大家齐心协力一同发力,有的人在车后奋力推着车厢,有的则跑到车前帮助拉马,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尽快把马车弄出泥坑。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在众人共同的拼搏之下,那辆陷入困境的马车终于缓缓移动起来,并最终成功驶出了泥坑。看着重获自由的马车渐行渐远,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与叫好声。
站在一旁目睹全程的卓不凡此刻满心欢喜,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眼前这群热情洋溢且干劲十足的人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希望之情。他心里十分清楚,卓山乡如今的发展不过刚刚迈出一小步而已,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任重而道远,且布满荆棘坎坷。
但只要乡里乡亲们能够一直像今天这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那么假以时日,必定能够将卓山这片曾经贫瘠落后的土地建设成一片繁荣昌盛、人人向往的乐土。
想到此处,卓不凡面带微笑地转过身去,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重新走进了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里。他打算去找那些经验丰富的工匠师傅们好好商讨一下关于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诸多细节问题,期望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规划,可以让这座即将落成的卓山商会真正成为卓山乡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无比耀眼夺目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