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振东带着建筑队一路穿山越林,一路很是平顺,仅花了四天时间十几号人地就渡过了堌河,比预计时间还早了一天,进入了交河镇核心地界。
从卓山至交河的二百里商道算是彻底走通了,至少安全已无虞,虽说道路差了些,但现在人人习武,体质强了不少,一天急行五六十里已里常态。
当前已是秋冬季,山风飒飒,层林尽染,一路虽景致不差,但也没人愿多在野外多呆,秋冬已至,山林中事物渐少,说不准就会出现野兽袭人事件发生,野外露营并不安全。
越过蜿蜒流淌的堌河之后,便正式踏入了交河镇那令人瞩目的核心区域。举目四望,但见一片片广袤无垠的良田如绿色海洋般铺展至天际,根本无法看到尽头。一路上,视线所及之处皆是秋收过后残留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稻茬,它们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大地之上精心绘制出的一幅幅线条画。
与卓山一带相比,交河的开发程度显然更为深入和成熟。单从这些秋收后的稻茬便能略窥一二:其整齐划一的程度简直让人惊叹不已!毫无疑问,这是当地农民们辛勤劳作、精耕细作的成果体现。每一株水稻都得到了悉心呵护和照料,因此可以预见今年的收成必定十分可观。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农业生产的精益求精态度,才使得交河镇能够拥有如此富饶肥沃且繁荣兴旺的景象吧。
众人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继续前行着,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不多时,一座雄伟壮观的城池便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走近一看,只见那近处赫然耸立着一片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错落有致的碉楼。这座城便是交河镇,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大地之上。
远远望去,交河镇的城墙巍峨高耸,仿佛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墙体由巨大的青石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如磐石。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了望塔和箭垛,士兵们手持长枪利戟,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而那些碉楼则分布在城墙的各个角落,它们造型独特,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方形,还有的呈多边形。碉楼的墙壁厚实无比,窗户狭小却足以让守卫者观察到外面的动静。楼顶还飘扬着鲜艳的旗帜,给整个城镇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穿过小镇南门护城河,走进镇内,镇面道路并不算宽,但还算整洁,估摸也就10米左右的泥板街面,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临街店铺都有近2米宽的屋檐,供顾客穿行。只见眼前一片繁华景象,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与之卓山剑门村和大柳村相比,这里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明显更胜一筹。街道旁的房屋大多是两层或三层的小楼,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商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乐。
大家伙心中暗喜,这交河镇果然如传闻般富足。众人沿着街道缓缓前行,眼睛忙不迭地打量着四周。街边有卖特色小吃的摊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引得几个年轻人直咽口水。还有些售卖精美绸缎和手工艺品的店铺,店内陈列的物件精致无比。
再看那集市广场上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各种摊贩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物,有新鲜的蔬菜水果、精美的手工艺品、香气扑鼻的小吃等等。人们穿梭其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如此繁华昌盛的景象令众人为之一震,心中不禁感叹:这交河镇的气象、格局、场面果然不同凡响!其建设程度不仅比卓山更为先进,而且也显得更加富庶丰饶。
“当前交河镇有人口近五万,这次我们卓山入盟,交河镇整合各方力量也在加快,估计再过不久,人口达十万,升级小县就在眼前。”卓振东一边行走,一边向众人介绍道。
“也不知我们卓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到这般程度。”旁人嘀咕道。
“估摸着怎么也要四五年时间,据说这交河镇都已发展了三四年了,还整合了不少周边势力,才发展成这样,我们卓山可没外围势力整合,要想赶上交河镇的发展,我估计难。”
“是啊,一步早,步步早,老祖还是出世晚了,要是能早个两三年,说不定我们能与这交河镇交锋,比一比谁强。”
……
这时,卓振东指着前方一座高大的建筑说道:“那便是交河镇的商会所在,所有的商业往来、贸易协商皆在此处。”众人望去,只见那建筑雕梁画栋,甚是气派。
正走着,忽然听到一阵喧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