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局势一下子陷入混乱之中。
敖氏代表挺直腰板,义正言辞地说道:“诸位大人,那与我们敖氏领地接壤的三熊村理应交由我们敖氏来管理!”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
敖氏之所以会提出如此要求,自然不是空穴来风、无凭无据的。原来,敖氏和熊氏之间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渊源,可以说是同根同源,彼此间有着错综复杂、难以割舍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让敖氏接管三熊村似乎确实顺理成章、合乎情理。
然而,交河镇的其他氏族官员们可不吃这一套。他们一个个眉头紧皱,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敖氏现今有村庄五个,人口过3000人,平白无故地把一个村庄拱手相让给敖氏,从而助长敖氏的势力,这种事是没有人愿意。
特别是在熊氏升乡这件事上,敖氏的表现实在令人诟病,若当时敖氏能主动出击,支援熊氏,这会三熊村早已落入敖氏之手,压根等不到交河镇出手相救,战场上没拿到的东西,想在谈判桌上拿到,哪有这种好事。
当时面对流寇对熊心坡发起的凶猛攻击,敖氏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牵制,致使熊氏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正因如此,熊氏一族对于敖氏的种种作为早就心生怨念,但无奈今时今日自身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即便心中愤愤不平,也唯有咽下这口气,选择隐忍不发而已。
……
卓家众人听到熊氏升乡失败的惊人消息之后,纷纷放下了手头正在忙碌的事情,迅速返回交河镇,聚集到一起开始商讨对策。整个场面显得十分紧张和严肃。
家族中的老祖卓不凡坐在首位,他一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下巴上那长长的胡须,一边脸色凝重地开口说道:“这次熊氏所遭遇的事情虽然只是他们自家的麻烦,但大家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坐视不管,恐怕下一个遭殃的就会轮到咱们卓家了。所以此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时,卓振东站了出来,恭敬地向卓不凡行了一礼后说道:“老祖所言极是。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派遣一部分人手前去支援呢?毕竟东部区域地域辽阔,而且熊氏一直以来都是闻名遐迩的建筑世家,说不定他们还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深厚底蕴呢。”
然而,卓不凡却缓缓地摇了摇头,表示反对。他皱起眉头解释道:“振东啊,你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周全。目前我们卓家自身的实力还没有完全巩固下来,如果就这样贸然出兵去帮助熊氏,很有可能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不过嘛……”
说到这里,卓不凡稍微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我们倒是可以给熊家送过去一批物资,以此来表达我们的心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换一些利益回来,比如那些珍贵无比的建筑图纸。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卓山今后的发展必定有着极大的助益。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负责吧,振东,你挑选一些得力之人组成队伍,尽快前往熊家把事情办妥。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行事!”
于是乎,卓家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之后,终于准备好了一大批粮食以及各种珍贵的疗伤草药,并派遣专人马不停蹄地送往大熊寨。当这批物资抵达大熊寨时,熊氏一族上下皆欣喜若狂,对卓家的慷慨相助感激涕零。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关于此次事件的详细信息逐渐浮出水面。原来,熊氏此番升乡之所以会以失败告终,其根源在于前期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只因看到比自家实力要弱上一线的邓氏升乡成功,就跟着急吼吼的上马了,结果就成了“见别人行,就认为自己也行的”笑话。不仅如此,由于他们过度分散兵力去防守众多据点,导致自身力量被大大削弱。
狡猾的流寇正是瞅准了这一破绽,如狼似虎般地逐个击破各个村庄,甚至还胁迫着无辜的村民们一同参与攻城掠地。可怜那些手无寸铁的村民,最终惨死在了熊氏自己人的手中。
而熊氏此次惨痛的失利,同时也将交河镇东部那原本就存在的防守漏洞彻底暴露无遗。更为糟糕的是,东面的各路流寇趁此机会纷纷合流一处,竟然迅速发展成为一支规模超过三千人之众的庞大流民武装。
经此一战,熊氏可谓是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他们曾经满怀壮志豪情所规划的崛起之路,就这样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拦腰截断,已然从昔日风光无限的一方豪强沦落为不入流的三流势力。如今的他们,能勉强守住一座拥有上千人口的村落,便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卓家众人虽然向熊氏送去了一些物资,表示慰问和援助,但他们内心的忧虑却丝毫没有减轻。因为大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