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名义上,他和林思雨没有触犯规定。
齐枝拎起红色警戒线,“你们走在这条线后面就行了。”
“???”你在这里卡bug呢?
移动警戒线这种触犯规则的事对齐枝无所谓,警戒线不是林思雨和蔡亮移动,所以他们不知道警戒线位置错误而走出场地是可以被“理解”的。
林思雨将车头的系统锁死,跳下车,“走吧!”
“这里更像是矿道。”杭信的手指被地上捡起的煤渣染黑,“难怪不让我们进去,应该是怕我们损坏矿洞吧。”
这趟地铁的违和感在矿洞出现时烟消云散。
“地铁竟然连接着矿洞,真是罕见。”林思雨从矿车里拿出一个安全帽戴上。
“我一直以为地网只是教科书里的设想,原来已经切切实实地被实现了。”杭信恨不得自己的眼睛就是相机,将眼前的景象都印在脑子里。
“什么设想?”齐枝问。
杭信调动知识储备,关于这部分知识,来自于课程——《交通发展史》。
根据记载,他们所处的时代分为三个阶段:发展阶段、灾厄阶段和病毒阶段。
发展阶段时,科技不断进步,人口不断增加,资源消耗加剧,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和天灾的双重作用下,发展被暂停,成就和卑微皆归于尘土。
幸存的人们没有得到最终的安宁。废墟中爆发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病毒,它兼具高传染性和高破坏性。人一旦被感染就会变为失智的怪物,并成为新的感染源。
直到安全区的出现,人类终于再次拥有了一片净土。尽管,这片净土相比于曾经的辉煌小太多。
安全区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无穷无尽的消耗。联邦高层经过充分讨论后给出两个方案:1.建立可移动的安全区;2.建设地下网络(简称地网)。
杭信记得,在这节课的最后,她举手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我们最后采用了哪种方案呢?”
她没有得到回答。
教授将ppt切换到下一章,自顾自地讲起了能源发展史。
“老家伙骗人啊!明明地网方案都被落实了。”给四人科普完的杭信说。
“这里有矿道地图。”手电筒照亮墙壁上斑驳泛黄的地图。
“你们看这边,还有很大一部分未开采区域呢!”杭信激动地看着地图,“难怪联邦能自信地说出至少120年内安全区都不会出现能源危机。”
齐枝从矿车上下来,收集路上残存的煤渣,偶尔他们能找到几块挖掘中被遗漏的煤块。雷利风看到齐枝的举动后跟着下车,有样学样。
杭信的记忆力很好,蜿蜒复杂的矿道图她只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到头了?”林思雨意犹未尽。
“很明显不是啊!”杭信跳下矿车,“这里被人为堵上了。”
“是因为煤矿被挖空了吗?”林思雨问。
“不可能啊,还有那么多未开采区域呢,或许是为了保存资源?我们退回去,去另一个方向看看。”
“我们就算是被清除出赛场我也觉得值了,”杭信对矿道很感兴趣,“没想到能见识到地网,这么说来,朝歌站和梧桐站没准也是通往煤矿洞的。”
“这里的封堵好像松动了。”杭信用铲子将缝隙扩大。
“我们这算不算盗挖联邦资产啊?”林思雨问。
“你们真是作得一手好死。”
“还好吧。”杭信回头才发现刚刚说话的是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