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应道:“我已经找好了村里的亲朋邻居来帮忙盖房子了,材料也买好了,就等开工了。”
在确定了大的规划和动工时间后,福生又挨家挨户地去找村里的亲朋邻居来帮忙盖房子。大家一听是福生家盖房子,都很热心,纷纷答应下来。福生还亲自去买了水泥、大沙、砖头等材料,那一堆堆的材料,就像是在诉说着福生对新生活的期待。
,!
眼瞅着就要动工了,铁牛也乐呵呵地来帮忙了。他看着福生家热闹的景象,笑着对福生说:“福生啊,你家这可真是越来越好了。我真为翠兰高兴啊。”
福生笑着回应道:“铁牛啊,感谢你来帮忙。以后啊,咱们一起努力,你家也会越来越好的。”
铁牛微微叹了口气:“哎,看看我家,好像还是老样子,我自己也没啥进步啊。”
福生拍了拍铁牛的肩膀:“别灰心,铁牛。只要咱们肯努力,总会有好日子过的。”
翠兰和福生娘啊,也是想得周到。她们把秀莲也叫了过来帮忙做好后勤工作。秀莲那可是个勤快人儿。
翠兰和秀莲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给大家做饭,那饭菜的香味飘得满院子都是;一会儿又端茶递水,脚步轻快得就像一阵风;偶尔还能帮着干点其他的小活儿,把后勤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1986年的那个夏天,对于福生一家来说,是充满期待与辛劳的时光。在那个年代,农村里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可是全家人的大事,承载着无数的梦想和希望。
打地基,是盖房子的第一步。福生天不亮就起了床,扛着锄头,挑着担子来到了选定的宅基地上。他的妻子,也就是翠兰,也没闲着,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跟在后面,嘴里还念叨着:“福生,咱这地基可得打得牢实些,这房子可是要住一辈子的。”福生应了一声:“知道啦,翠兰。”
那片土地还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福生放下担子,挽起袖子,开始挥动锄头,一下又一下地刨着地。汗水很快湿透了他的衣衫,沿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脚下的土地里。他的双手磨出了血泡,但他咬咬牙,继续干着。福生娘在一旁看着心疼不已,时不时递上毛巾让他擦擦汗,嘴里不停地说着:“慢点儿,别把身子累垮了。”
打地基的过程并不轻松,不仅要把地面平整好,还要深挖下去,再用石头和石灰夯实。村里的几个壮劳力也来帮忙,大家说说笑笑,气氛倒也热烈。福生感激地对他们说:“多亏了你们来帮忙,要不这地基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大家都笑着回应:“都是邻里乡亲的,这点忙算啥。”
随着地基一天天打好,花费也如流水般出去了。买石头、石灰,还有请人帮忙的工钱,每一笔开销都让福生心里沉甸甸的。晚上,福生和翠兰坐在昏黄的油灯下,算着账。翠兰皱着眉头说:“这才刚开始,就花了这么多钱,后面还不知道要多少呢。”福生叹了口气说:“咱咬咬牙,再借点钱,再难也得把这房子盖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房子慢慢地有了雏形。墙壁一点点砌起来,那一块块红砖仿佛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福生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着,监督着每一个细节。他心里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担忧,担心钱不够用,担心房子盖不好。
终于,到了收顶的时候。这可是盖房子的关键一步,需要很多人手。消息传开后,村里各家各户都纷纷赶来帮忙。大人们有的扛着木头,有的递着瓦片;小朋友们也没闲着,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福生娘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准备了一大锅油,打算炸些东西给大家吃。那油锅“滋滋”地响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小朋友们围在油锅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果子,馋得直流口水。
一个叫小勇的小朋友,实在忍不住了,没大人看管就调皮的很,初生牛犊不怕虎;趁着大人不注意,伸手就往油锅里去抓。只听见“啊”的一声惨叫,小勇的手被热油烫伤了。现场顿时乱了起来,福生娘吓坏了,赶紧跑过去查看。她一边心疼地吹着小勇的手,一边自责地说:“你这小孩儿,怎么这么淘气,手怎么能伸进油锅里呢?”
福生也急忙赶了过来,脸色煞白。小勇的爹也过来了,他们赶紧抱起小勇,往村里的诊所跑去。一路上,不停地安慰着小勇:“小勇,别怕,马上就到了。”
福生垫付了小勇的医保费,但他没有想到,这一变故给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困境。
没过多久,小勇的妈妈心急如焚地赶到